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电源与功率管理
» 体感操控——视觉识别比加速度传感器更适合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体感操控——视觉识别比加速度传感器更适合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520503
当前离线
UID
872339
帖子
13270
精华
0
积分
6635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3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
最后登录
2016-3-10
论坛元老
UID
872339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520503
发表于 2013-9-4 21:45
|
只看该作者
体感操控——视觉识别比加速度传感器更适合
摄像头
,
加速度
,
传感器
,
少数派
,
主人公
关键字:体感操控 视觉识别 加速度传感器 idong系列 动作识别芯片
看过电影《少数派报告》的人一定会对电影里的主人公挥动双手进行悬空操作的印象很深刻。而随着体感控制技术的发展,在现实中,这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控制方式已不再是科幻。
目前,体感控制技术的实现主要有以下两大主流方向:一是基于摄像头构建机器视觉的
视觉识别
技术,另一种是在终端设备上搭配MEMS元件(陀螺仪、加速度计)的
加速度传感器
技术。
2006年,任天堂公司推出了体感游戏机Wii,其全新的
体感操控
方式,让游戏机设计进入一个新阶段,而这幕后最大的功臣就是以MEMS技术为基础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随着Wii在市场上的大获成功,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但随着视觉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在以体感
游戏手柄
和
空中鼠标
为代表的体感操控应用上,无论是从技术效果还是从方案成本方面进行比较,视觉识别技术都比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更具有优势。
1、从识别目标物体运动轨迹的观察角度及效果看
加速度传感器技术采用MEMS元件(陀螺仪、加速度计)配置在目标物体中,通过传感器获取角速度、线加速度等底层参数来推算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而视觉识别技术则通过摄像头,拍摄目标物体的运动图像,对其运动轨迹进行直接提取。显然,两者的观察角度截然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进行对比说明:如下图所示,有一辆在旷野中行驶的汽车,现在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方法一: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需要在跟踪的车上装配加速度仪、陀螺仪等组传感器,以及随汽车移动放置的计算机。由于物体加速运动,传感器对因运动带来的微小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测量,获得多轴维度测量信号,在经计算机采集后,通过复杂的关联运算,对汽车的运动轨迹进行推算,然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该轨迹信息发送给控制台。
方法二:采用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拍摄汽车的运动图像,分析图像中汽车的位置变化,直接提取汽车的运动轨迹。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就好比一个关在黑屋子中的人,通过感测环境变化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去推算运动状况,其显然缺乏对全局整体的认识。而从实际的计算结果看,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确也只能获得车辆运动时的相对位置信息,而不是它的实际位置,因此,得到的运动轨迹是粗略的、失真的。此外,由于只有物体产生变速运动时,加速度传感器才会作用,因此,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对于车辆的起点和终点位置,以及车辆在匀速运动和静止时的状态就检测不出。与此相比,视觉识别技术采用独立于车辆之外的摄像头,通过侦测前后帧图像间车辆的位置变化,直接提取图像中的轨迹信息,就好比一个旁观者在注视着车辆的运动,对于车辆的实际位置和运动轨迹一目了然,侦测结果非常准确。而且,视觉识别技术更加适合于对多目标物体的跟踪识别,因为无需额外的硬件成本,只是增加了数据处理量。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