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块动态加载技术 02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块动态加载技术 02

2 模块动态加载的设计
2.1 设计思路

首先定义一些概念:模块、目标程序、接口函数地址表和调用库(call Library)。
①模块,主要是指加载器加载的一个单位,并且这里模块的概念主要是强调它是为应用或者系统提供一系列服务的提供者。
②目标程序,是指模块的使用者。它可以是应用,也可以是另一个模块。
③接口函数地址表(文中也称之为模块重定位表),指在模块中有一个数组表,该数组表的内容是该模块对外提供的函数接口的地址。
④调用库,是供模块调用者链接使用的专有库。它与相关模块一一对应,将封装了的模块接口供目标程序使用。除此以外,它还有一个运行时才确定的模块重定位表地址指针和模块动态查找定位的代码。

假如在系统中要实现动态加载,首先需要一种模块定位机制,使得调用者能够在系统中动态定位需要的模块,其次是要能让模块与目标程序动态的关联在一起,协调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设计:规定模块的声明方式;简化目标机端模块地址空间定位的工作;重定位表的机制等等。基于这样的设计,系统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动态加载。模块动态加载的工作流程如图l所示。这里描述的主要是目标机端的工作。


2.2 模块的声明
模块首先要定义它的相关属性。这里使用模块声明文件来完成这个工作。模块声明文件中需要定义:模块名字、版本、对外提供的API接口。在系统编译模块程序后,会调用一系列的script代码。这些script会根据模块名字查找模块对应的模块声明文件,并根据该文件生成供模块调用者使用的调用库和与模块一起链接的附加库。

附加库包含系统后台通过调用script生成的接口函数地址表和模块注册函数。在每个模块的初始化函数中,会调用一个模块的注册函数(该函数主要工作是向系统注册模块的名字和接口函数地址表地址)。当模块被加载时,初始化函数会被系统调用,向系统注册模块信息,此后模块交由加载器统一治理。

2.3 调用库
每个模块在提供一个模块重定位表的同时,必须提供一个与之对应的模块调用库。别的目标程序必须并且只能通过调用库来使用这个模块提供的服务。每个调用库都有一个存储本模块重定位表的地址指针变量。该变量在模块被目标程序第一次使用时会被初始化为相应模块重定位表地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