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神似”的精神内涵是中国风景油画意境的一种表现

神似”的精神内涵是中国风景油画意境的一种表现

中国风景画的意境直接来源于中国诗学中的意境。西方风景
画与中国山水画是在不同文化意识、不同审美理念之下而形成的
两种不同风格、不同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
为表现对象。中国古典山水画追求自然景观在创作者内心的感受,
意境也同样流传进他们的风景油画之中。中国画中的“求神似、
不求形似”,讲的是艺术所表现的客观对象不能太似,介于似与
不似之间,才是画家们所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写意是相对写实
而存在一种视觉状态。追求绘画过程中用笔、用墨的畅快感,以
达到精神上的“畅神”,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比之于西方绘画的
写实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有关。“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宗旨,大自然的景观是怎样并
不重要,心中的自然是怎样才是重要的。中国的山水画家不像西
方画家那样对景作画,而是把对景写生的画稿作为再造心灵山水
的素材。中国画家认为,在绘画上仅仅停留在“处师造化”上是
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根据
“得心源”在心中进行加工改造,使自然的景观得以升华成为艺
术美。“意在笔先”是水墨画的开拓者王维对于绘画理论的重要
贡献,把绘画理论推向另一高度,这无疑是对于山水画发展起到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意”即画家思想忘趣的内涵,有了意在笔
先,动笔时就能全局在胸,紧扣意而守其神,去杂存精,达到情
景交融,收到意味深长的效果。这是中国山水画意境源远流长的
理论依据,也是它成为“中国画”而有别于其他画种的区别所在。
转载请注明:油画 http://www.bizpainting.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