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連載]永不停息的红舞步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心路历程(2)

[連載]永不停息的红舞步 一个电子工程师的心路历程(2)

比赛结束后,我找了一份兼职。公司里的老工程师得重病回家了――据说是肺上长了个窟窿,手术费要20万。这位年近70的老工程师竟然没有20万的积蓄。当时有一种很悲凉感觉--人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后来和那位老工程师接触过几次,很惊讶,他并没有埋怨自己的不幸,而是急切的想把自己学到的一切教给别人……和那位老工程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天,不过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一个把自己对电子的痴迷进行到底的人,是一个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简单快乐的人。


他告诉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只停留在对电路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理解元件的制作工艺,不同厂商的同一型号元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之间的元件生产工艺之间微小的差异会导致元件之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我们最终的产品性能影响很大……他还跟我强调高数和傅立叶变换的重要性。在后来我接触到的电子工程师中,很少有人能对时域和频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很少有硬件工程师会用一张导纳圆图来辅助电路设计……这些真正精髓的跟理论贴近的东西被我们遗落着,而我们的工程师也许正乐津津的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抄袭和反抄袭上,也许花半个小时去打磨掉芯片上的型号比花半个小时学习更容易让人有快感吧。


这份兼职持续了4个月时间。周五晚上放学后或周六早上乘汽车到廊坊上班,周日晚上回学校,中间除了学习课程就是泡图书馆……如果产品出现问题说不定哪天晚上就要坐车去公司。记得一次是3C认证产品的电流谐波指标不过关,下课就把我叫了过去。夜里在公司用软件仿真分析电路参数和电流谐波,也分析了其他一些厂家的电路,最终夜里三四点钟把各次电流谐波调好了。当时整个实验室里就我一个人,平时看三极管发热量都是直接用手去摸三极管散热片,电路里是一对三极管推挽工作,两个三极管散热片之间的电压是近300V(220V市电整流滤波)。那晚迷迷糊糊的做了一个很大胆也很有创意的“尝试”,我左手摸一个三极管散热片,右手摸一个三极管散热片……在我受到强烈刺激清醒过来后着实很后怕,不是因为被电到害怕,而是因为被电到而四周又没有人而感到害怕。


从那次后我便对3C有了一些了解,原来3C认证没有通过的话是会让公司的产品停产的;而公司里只要有一款产品通过了3C认证其他同类产品也算是通过了3C认证的,即使这款产品成本可能很高,根本不会投入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脑电源里外壳上贴着3C认证图标,拆开里面却很多器件没有焊(后来我接触一些其他的测试,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你可以临时用一些手措施让测试能过,实际产品中可能根本就没有采取那些措施,还是不达标的)……


    那份兼职让我感受到国内外电子的差距,也意识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工程师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渐渐感觉到肩负的责任之重--像日本的电子企业都早已跟国防紧密挂钩了,一方面大量的利用“奢侈品”从国外疯狂的收揽资金支持国防开销,另一方面也直接为他们的国防提供了必需的科技支持。如果我们的电子工程师还像现在一样“无知”的话,几十年后也许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又一次将被鱼肉。


之后我便又回到学校“充电”,除了准备考试就是疯狂的泡图书馆。大三下学期买了一套台湾一个公司16位单片机的开发板,当时那款单片机刚出来时间不长,但宣传的很夸张,借着一个大学计划和极低的价格在校园里风一样卷起来。从市面上买到一本配套的教材,因为是第一版,除了前言基本每一两页都能看到错误。因为当时主推PLCC封装,与之对应的同型号贴片封装的芯片数据手册上管脚号和管脚数都跟芯片对不上号……后来给外面公司做一个项目,“斗胆”用了这款单片机,惊奇的发现这款单片机还是有些脾气的,跑会儿停会儿,停的时候内部看门狗也不复位,看样子是内部时钟部分不稳定……后来干脆就没再用过这款单片机。现在想想,其实芯片停振的现象挺常见的,晶体的失效率还有芯片内部时钟失效的机率还是比较高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