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温度波动对氮矿化和硝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温度波动对氮矿化和硝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温度对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活性而影响土壤中中氮的转化(Yukik。,2003),后来才逐渐研究温度对氮矿化与固定平衡的影响但。sierra(2001)认为,硝化作用最佳温度为38℃。高鹏程等(2005)认为,提高土壤温度可促进尿素的氨化作用。非干早条件下的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溶液浓度上升,这是因温度升高促进了矿物质分解和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及NH+N的硝化作用,增加了速效养分,同时一些盐类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土壤胶体的吸附力减弱也有可能使一部分吸附性离子被解吸转入土壤溶液中。
  有些作者还报道,温度波动对氮矿化和硝化的影响不同于衡定的平均温度(campbell1972;Malkomes1991),这种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生物学效应受极端温度的影响,其二是土壤生物过程与温度成非线性关系。CamPbell(1972)发现温度在314℃波动与平均温度相比硝化作用小,其认为低温影响硝化菌活性,但其结果显示对矿化作用无生物效应。土壤温度还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固定、氨挥发和反硝化作用,进而影响氮的净矿化作用。许多学者研究T土壤温度对土壤碳、氮微生物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活性和氮的矿化受温度的影响,其影响可以用幕方程描述。但在高温下微生物活性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即幕方程不是在所有的温度范围内都适用。同样,氮矿化对温度的敏感性也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有些学者建议利用其它的模型(如二次方程)来描述微生物代谢对温度的敏感性  (Ellert&Bettany1992;MaeDonaldetal.1995)  Dasetal.(1995)量化了在波动温度条件下氮矿化作用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认为波动温度与衡定的平均温度对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差异大小随Q10系数及温度变化幅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氮矿化和硝化作用对温度反应的差异,当矿化作用随温度波动增强时,硝化作用反而略有减小(sierra
在影响土壤硝酸盐累积的环境因素中,土壤温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同土壤水分一样,土壤温度也是通过影响土壤中氮迁移、转化和作物对氮的吸收来影响其硝态氮的累积。
  从硝态氮物理运移过程中看,定氮仪的测试数据显示:硝态氮很难被吸附,溶解度大且易离解,多以离子状态在水中并随之迁移,温度主要通过对水分运动的影响而导致这类盐分迁移的变化。温度梯度影响水势场并能诱导土壤水的运动,水的运动输送热和溶质,从而导致溶质浓度梯度和新的温度梯度的产生,它们又能推动水的运动,并由此提出了一个同时考虑含水量、温度和溶质浓度影响并描述稳态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液相和气相水分迁移的理论。
中国粮油仪器网—打造中国最专业的粮油仪器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