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序——电子书行业大思考

序——电子书行业大思考

注:本文中所用“电子书”一词仅指电子书阅读器设备,而非数字内容出版物。

       2011年冬天,各种媒体报道言论围绕电子书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总结,大量的推断和预测。汉王、盛大、当当、京东、亚马逊、苹果。。。在各类文章中频频出现,有自己垂直打造产业链的,有立足内容运营的,有网上卖纸质书来卖电子书的,有誓死不和出版社合作只签约作者的,显然,大多数文章都是身处行外人的职业编辑三言两语下结论,不是不好和不对,至少让整个行业看起来不那么冷了。

        这个冬天,的确不冷,要说今年电子书行业的角可多了,当汉王,盛大,亚马逊,苹果都说累了的时候,当当来了,京东也来了。然而,就是那些三言两语下结论的文章,让整个浮躁的电子书产业更加浮躁,更加欲盖弥彰,让人无法静下心来,掠去浮躁,清楚的看看中国电子书产业与欧美的根本性差异,究竟不停地拿亚马逊和苹果来对比说事有多少意义?

        这里,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3年电子书行业犹如过山车般的历程:

        2008年圣诞前夕,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在一期节目中拿着亚马逊的Eink电子书产品说,“这是我收到的有史以来最好的圣诞礼物”,让Kindle一举成名,由此掀起来全球电子书产业的浪潮。从此,亚马逊成了全球电子书产业的代名词。

        接着,2010年7月,亚马逊宣布,电子书销量超过精装硬皮书;2011年1月,电子书销量超过平装书;2011年5月19日,电子书销量超过纸质书,每卖出100本纸质书(包括硬皮书和平装书)的同时,可以卖出105本电子书(不包括免费下载电子书)。由此,将全球电子书产业推向**。

        在本土市场,踏着亚马逊掀起的全球电子书浪潮,跟随者是一群活跃的电子弄潮儿。汉王、翰林、onyx、易狄欧、方正、辞海、欣博阅、盛大等四五十个电子书品牌。这其中,汉王是唯一的幸运儿,借助电子书带来的巨大营业额,依靠仅有的3年达标盈利,2010年3月,汉王被亚马逊掀起的全球电子书大浪推上市了。于是,其他弄潮者都励志成为第二家上市的。

       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5月,随着苹果推出的IPAD 1为导火索,彻底搅乱了本土电子书产业。到2011年4月,苹果再度推出IPAD 2,这回连汉王也无法幸免,电子书部门遭遇巨额亏损,股票犹如高台跳水。一时间,电子书行业寂静一片,汉王在忙着低价清库狂亏3.6个亿,盛大在坚持用巨亏换取第二大的市场份额。其他人呢,已经悄然无声。2009年至2011年,不到3年的时间,中国的电子书行业便经历了欣喜和低落,希望和失落。

        而另一方面,亚马逊似乎完全经受住了苹果的冲击,仍然坚持着其既有模式,并持续发展和营收。2011年12月16日,亚马逊表示,在过去三周,Kindle设备每周销量超过100万台。同期,亚马逊突破固有的单一Eink黑白电子墨水显示,全新推出了LCD液晶显示的Kindle Fire平板电脑,在过去11周,售价为199美元的Kindle Fire成为最畅销的kindle产品,销量数百万台。

[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3700728076.jpg][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3700728076.jpg][/url][/url]

        诚然,电子书与数字出版,是出版及阅读不可回避的大趋势,这一点没有人会否定。但是,在这个热闹的冬天,不禁问一句,美国数字出版10年怀胎,中国的电子书产业是不是早产了?中国的电子书产业的商业模式能复制欧美么?中国的数字化出版能复制欧美么?如果能,是多久,3-5年,还是更久的10年?如果不能,那模式在哪里?那会是多久,3-5年,还是更久的10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