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国电子书的用户群体能否复制欧美?--电子书行业大思考系列

中国电子书的用户群体能否复制欧美?--电子书行业大思考系列

中国电子书的用户群体能否复制欧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滑稽,用户就是用户,何谈复制。其实,这在中国还真就是个大问题。

       在欧美,纸质书的价格相对比较高。以一本硬皮精装乔布斯传为例,在美国纸质书原价35美元(折合人民币227元),而在中国,中文版原价为105元。

[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111061.jpg][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111061.jpg][/url][/url]



       在欧美,读书是一种普遍行为。在地铁上,飞机的旅程中,随处可见人们拿出随身书籍阅读。

国家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中国
平均阅读数量
(本/年)
55
40
25
0.7


       在欧美,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盗版不光是一种违法行为,更高一个层次已经作为更为强大的道德和信誉的一种社会约束,极少有所谓盗版或免费获取的情况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推出的电子书籍就完全符合了市场需求。

       然而,在中国,首先中国人并不愿意看书。2008年的一份数据表明,中国人每年阅读率连续6年逐年下降。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几本纸质书?有一个数字是4-5本,我本人持有很大怀疑,因为我们有8亿农民。另外一个数字更为可靠,2008年,中国有读书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人均每年阅读0.7本。上海市是全国读书较多的城市,人均年读书量达到6-10册。

       从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电子书行业调查分析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电子阅读用户约8000万,其中付费用户不超过20%,而这20%基本上是“轻度阅读者”,也就是用手机快餐式阅读,武侠、玄幻、穿越、情感类小说,换句话说,绝大多数都在网络盗版和盛大的网络原创里面。

       更重要的,同样的众所周知,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盗版在中国,目前看来是一种无法管制的存在。中国绝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盗版的巨大差价下的错别字率,而作为电子书,来自网络的各种途径却都是完全免费的,越是流行,越盗版。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上班路上,地铁上用手机阅读,可以负责任的说,几乎100%为免费获得的网络盗版电子书。

       以当下一本流行书《金陵十三钗》为例,当当上正版电子书的价格为4元。

[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169804.jpg][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169804.jpg][/url][/url]



       然而,百度上随手一搜,全都是免费盗版的txt下载链接。

       而一个严肃的事实,当当上下载的所谓正版电子书,由于采用了Epub格式,下载到手机阅读,没有段落缩进,浑然一体,毫无正版美观可言。相反盗版txt下载后,有清晰的段落和缩进格式。

       一个更为严肃的事实,花费4元获得的所谓正版电子书,居然存在不止一处错误。那么,这和网络上获得的免费盗版书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213855.jpg][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213855.jpg][/url][/url]


[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256049.jpg][url=http://forum.eet-cn.com/images/attachments/201204/9950044118_TIME_1335105256049.jpg][/url][/url]




       面对在中国越流行,越盗版,越首发,盗版越同步的情况,那所谓的首发和正版,在中国大众消费者的认知中,又有多少付费购买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口基数有多大,在大众读书市场,中国目前都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足够消费型阅读人群。

       从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的销量可以清楚的看到,2009-2010年,电子书硬件设备的畅销和中国人爱不爱读书实在没有太大关系。国人争先恐后的购买电子书是作为时髦礼品送礼的,出发点不是买来看书的。随着所有电子产品的宿命,当惨不忍睹的价格战让这个产品不再具有高档礼品的价格属性时,一切立即被打回原形。对比一台没有任何娱乐功能,只能用来读书电子设备,那能够上网、娱乐、游戏兼顾看书的PAD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几千年来以孔孟之道孕育的国人却不愿意读书了呢?这是整个中国10年大跃进式发展的整体环境决定的。从2000年以来的10年中,是中国全方位提速赶超世界的10年,是中国人缺失了信仰的10年。材料、能源、航天、军事、电子、互联网。。。中国在各个领域的赶超速度绝不低于高铁。快则少思,进而浮躁。一个个突破,一个个领先,政界脑海中是政绩,商界脑海中是资本,老百姓脑海中是赚钱。而恰恰在这个时代最赚钱的都是低学历者,甚至很多小学没有毕业。那些读了万卷书的,却不得不处在中间夹心层,他们不甘、不安、不信、不服、不上、不下、迷茫、彷徨、渴望。试问,这样的心态是否适合安然阅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大众阅读市场,单纯的阅读并不具备合理的付费阅读群体和环境。这里,我们仍然坚信,随着时间,让这一波浮躁过去,有些本然的东西会逐渐回归到沉静。但这个时间,绝对不仅仅是3-5年的时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