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钓鱼岛事件与电子产业

钓鱼岛事件与电子产业

日本近来在钓鱼岛事件问题上动作频频,妄图侵占之而后快。民族尊严不容践踏,祖国领土不容践踏,中华民族早已告别任人宰割的时代,极端情况下,国人将不惜一战。当然,在战争形势下很多行业都将遭受巨大冲击,从目前中日经济特点看,电子信息产业将首当其冲。
一、中日电子产业现状

1、我国电子产业概况

我国在电子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电子终端产品的制造上,工信部数据,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就电子元器件行业看,不考虑台湾,大陆资本产能主要集中于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领域。据IC Insights数据,中国大陆半导体产能约占全球8%。但以我国大陆为主体的亚太区(不包含美国、日本)却是半导体销售的主要市场,SIA数据显示,2011年亚太区半导体销售额1640.3亿美元,占比高达54.76%。中国市场2011年所消费的DRAM/NAND内存芯片,约全球市场一半,规模达29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不可否认我国在电子元器件领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产业中高端。201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1702亿美元,占进口商品总值的9.76%,仅次于原油进口的11.28%。贸易逆差近1400亿美元,连续7年成为进口量和贸易逆差最大的单项产品。集成电路进口产品单价要远高于出口产品单价。



表: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

2、日本电子产业概况
毋庸讳言,日本目前在全球电子领域居于领先地位。2011年全球前10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企业有2家。其中东芝是目前全球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闪存芯片供应商,全球占比近30%;瑞萨电子是全球最大的MCU供应商,市场份额约56%。以销售区域看,2011年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29.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4.32%。

日本在电子元件行业的优势地位更为明显,2010年日本片式电感、陶瓷电容、铝质电容等产品全球占有率均超50%。此外,日本在液晶显示、LED、锂电池等产业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些数字背后,是索尼、松下、夏普、村田、太阳诱电、京瓷、TDK、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等大规模企业。



表:日本电子元器件地位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

3、两国电子产业联系紧密 
从集成电路进口来源看,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日本占比并不大,仅8.5%,居于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等之后,排名第5。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台湾晶圆代工行业在台积电和联电引领下优势地位显著。



表: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


相对而言,我国在电子元件方面对外部的依赖度较低。国内的很多元件产品,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印制电路板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国内电子元件自给率高,出口量大,2012年1-7月,国内电子元件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7994.94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交货值达3943.78,占比达49.33%.但在高端领域依然具有较高依赖性,尤其是从日本进口产品比重偏高。日本是目前我国电子元件进口的最大来源国,特别是在电容、电阻和电感等产品领域更为突出,2010年三类产品自日进口所占比重分别为35.0%、28.1%和18.6%。



图:日本元件占进口总量比重 数据来源:赛迪网


此外需要提到的是日本在半导体硅片(纯度要求比太阳能硅片高)制造业的巨大优势,日本信越和SUMCO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估计在60%左右。国内半导体硅片进口依赖度极高,特别是12英寸硅片几乎全部需要进口。

日本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而且资源匮乏,所以其方式就是进口原材料,然后以高附加值的成品进行出口。作为大部分电子元器件都要用到的稀土,日本对中国依赖一度高达92%。虽然有消息称日本储存了足够50年使用的稀土,但从以往国内对向日本出口稀土实施限制措施后其激烈的反应看,一旦断供,将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4、日本在我国的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也有部分日本电子元器件企业在中国大陆设有工厂或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芯片的封装、测试和电子元件的生产。例如太阳诱电在国内共设有4个生产基地,日本地区外共有9个生产基地,大陆产能占比超过20%。



表: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华工厂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
我国在电子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电子终端产品的制造上,工信部数据,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