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国网公司组建方案获批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国网公司组建方案获批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今日有消息称,筹备近两年时间的国内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国网公司)组建方案已获批准,主要由财政部出资作为资本注册金,传闻中深度介入的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参与。据悉,财政部将为国家广电网络公司出资几十亿元作为资本金,工信部将出台新修订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并依据目录对广电及电信运营商分别。该公司将获得工信部双向接入牌照。此前据透露,国网公司可能将在本月正式挂牌。
公开资料显示,最初广电总局提出由国家财政注资800亿元成立国网公司。方案被否后,又提出财政部仅负责前期启动资金45亿元的调整方案。而据透露,获批方案将原来的45亿元启动资金砍成了40亿。
国网在此时获批也有着时间的压力。据记者了解,根据三网融合试点规划,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将在2012年底结束,随后广电、电信将正式步入双向接入。这意味着国网想作为全国性的运营主体,与三大电信运营商一起分羹“三网融合”,就必须在2012年底前完成组建。而对于国网公司来说,挂牌只是第一步,等待它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挑战和压力。


有通信专家指出,国网公司将遭遇网络、标准、资本三重门。在技术标准上,各地广电的技术方案多达十几种,不能互联互通,涉及厂商近80家,这也意味着,自主研发下一代广电网技术难一统天下。另外,国网公司成立不能解决地方有线的资金问题和人员安置问题,地方的积极性将被抑制。“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由于担心成本不能回收、赢利难等。”
目前地方有线中已经上市的公司有歌华有线、吉视传媒、电广传媒、楚天网络、天威视讯、华数传媒等,此外中信国安以及东方明珠也手握多地地方有线股份,如何对这些已上市的地方有线进行估值及股份分配已成为国网公司组建中最大的难题。
并且据了解,这些广电系上市公司也深谙国网公司这一困扰,在“先挂牌后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迟迟未定之间,多家地方有线正通过不断炒高自己的股价以争取在国网公司中谋得更高比例的股份以及话语权。
国网公司还面临网络宽带双向改造的困难。根据2011年上半年广电系针对120个城市的调查,双向覆盖率(局端设备能够到达的用户数/总用户数)为45.52%,双向渗透率(安装了双向终端设备或五类线入户的用户总数/总用户数)为6.65%。试点城市也不乐观,2011年9月底的数据显示,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双向化覆盖率为56.39%,渗透率仅为22.15%。
三网融合专家吴纯勇表示,国网成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现在看来,真正将所有的省网整合进国家有线网络公司估计还需要5年,新成立的国网并不能很好地开展电信业务,只是说,国网的成立让广电系统不再分散,有了一个统筹规划的主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