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移动电商观察之耶客:会飞的“野猪”

移动电商观察之耶客:会飞的“野猪”

耶客,这家连官方网页在搜索结果中都排不上第一的公司,谦卑的称自己就是能在移动互联网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但如此低调的公司,却能和凡客、美特斯邦威、耐克等等“大牌”达成合作,也能吸引到金额总计达683万美元的两轮融资,甚至能在2012年1~6月实现600%的销售业绩增长。由此来看,耶客绝不是“家猪”,而是一头凶猛异常、让人恐惧、肉价更高的“野猪”。
不会玩移动互联网的都可能是客户
智能终端普及后,随之而来的就是APP应用软件平台的普及潮。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发现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丢失的订单数量巨大时,寻找如何弥补的措施迫在眉睫。而现实的困难是,如何实现移动终端、社交平台、APP应用程序、目标客户的充分沟通。耶客每天干的事就是帮助企业解决上述的困难。


耶客创始人张志坚


在公开层面上,耶客的宣传资料中最喜欢拿合作伙伴凡客说事。2010年,耶客创始人张志坚第一次接触凡客,在当时凡客拥有约5000人的员工,年销售额达10亿。张志坚拜访凡客的目的,是要让凡客把移动电子商务这块业务交给自己来做,但是,在进门时他的心情是“忐忑”的,因为他当时的团队也没有如今这样强大,而且当时凡客内部已经有事业部来专做移动电商。
而结果是,张志坚成功说服了凡客。
在后来,张志坚总结了上述“奇遇”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类似凡客这样的大电商公司,骨子里还不会玩移动互联网,并且他凭着“连凡客都不会玩移动互联网,是不是其他的公司都不会玩呢”的猜想,大胆的、大规模的去找线上B2C公司,结果战果辉煌。
张志坚的决策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在当时,大型电商公司在做动电子商务时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当时开发APP的技术门槛要比开发一款PC端的应用要高的多,因为市场上的手机终端有几百种,并且呈碎片化分布,为同一家手机厂商开发的应用软件程序甚至不能在该厂商旗下的所有手机型号中适配,而至于实际运行中,还会遇到窗口大小、浏览速度、页面体验、程序语言实现、安装方法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连具体程序执行都未能保证的情况下,更谈不上运营推广、客户维护、营收结算等深度管理层面。由此,类似凡客这样的大电商当时做移动业务,如果没有巨大资源的投入,连业务上的基本维持都难。
在为凡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耶客和张志坚找到了解决办法。后来总结成四个服务模块,包括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客户关系管理、无边界零售、移动营销策略。并且,张志坚也得到了除了佣金外的其他东西。“凡客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教会了我们电子商务应该怎么玩。”张志坚说。
争议:全业务线覆盖靠不靠谱?
耶客在移动电商的案例,后期被也内人士称为“耶客模式”。但对于其在App开发、推广、运营等全业务线全覆盖的做法,仍有质疑声音存在。
移动互联网观察家陶小开此前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采访时称,虽然移动电商务必是趋势,但是对于耶客想包揽这整体的一条线,并不是十分的看好。开发,推广以及运营其实是三个不同战线,相信绝大多数企业也不会买单。
而更多的传统电商公司则担心,为了让APP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让耶客更多的了解甚至参与公司本体业务运作流程中,但这将对自己的战略、规划等机密级信息产生安全风险。
“耶客已经定位自己为移动电商,说到底也是一种电商,而我们也是做电商的,难保以后成为竞争对手。”一位红酒电商CEO对IT商业新闻网如是说。
再者,如今移动电商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打磨出若干套成熟模式,部分大型电商企业也已具备了自己开发、运营自家APP应用的能力,APP业务全线外包的市场空间必然会逐渐萎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