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好耶翻天覆地:如何演绎新2.0时代?

好耶翻天覆地:如何演绎新2.0时代?

从投入分众的怀抱到分手两年,好耶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重组后的团队能否带来生机?
被业内称为“老好人”的王汉华2012年12月3日出现在媒体面前时,距离他辞任亚马逊中国总裁一职不过一个月。此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好耶集团的CEO。
对于王汉华任职的这家新公司,很多人并不熟悉。不过,好耶此前的东家是广告业内颇为知名的分众传媒——这家公司如今正进行私有化,2013年将完成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进程。
两年前,分众将好耶易手给银湖资本,后者同时牢牢地握住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身为银湖董事总经理的陈恂,同时兼任好耶董事长职位。
将王汉华招至麾下担任CEO是好耶最近的一次“大动作”。与此同时,好耶向市场密集打出的“招式”还包括推出中国首家服务于媒体方的新产品MediaMax、与乐视网达成战略合作等。更早前的2012年3月,好耶宣布引入新股东嘉御基金,成为后者“成立以来已宣布投资案中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嘉御基金由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创立。
在宣布王汉华就任的同时,好耶还发布了新的Logo,并更名为“新好耶”。用陈恂的话说,新CEO王汉华的到来意味着好耶2.0时代的真正开始。
事实上,好耶比中国互联网界“三座大山”中的任何一座都要年老。它成立于1998年10月,曾在中国网络广告软件市场占有80%的份额,也多次蝉联“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但14年来,好耶数易其主,2007年被分众全资收购,2010年初,好耶和分众的高管又从分众回购38%的股权,期间,它多次尝试IPO都未果。
那么,银湖时代的好耶会好吗?它接下来将如何演绎自己的2.0时代?
分众的印记
收购好耶的意图很明显,通过其切入中国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
分众出手好耶时,从账面来看,是一笔亏损的买卖。
两年前,银湖从分众手中接手好耶62%的股权,对价只有1.24亿美元。
2007年3月,在精心准备了9年,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时,好耶毅然选择放弃IPO。按照此后的交易,分众以2.9965亿美元购得的好耶100%股权,却以1.373亿美元的对价将其出售。
分众收购好耶的2007年,正值互联网广告公司大热之年。
当年4月,Google以3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进入5月,微软又以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分众支付好耶的收购价也被好耶高管认为“够好耶干40年的”。
江南春收购好耶逻辑很明显,通过好耶切入中国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他认为,好耶、DoubleClick、AQuantive采用的是与Google、百度的关键字搜索不同的方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的海量人群中精准找到受众。
但从结果看,分众控股下的好耶走出的轨迹似乎令各方都不太满意。
虽然最初以技术起家,但在被分众收购之际,用好耶原总裁杨炯纬的话说,那时的好耶,既不像分众那样以销售驱动,又不是一个技术和产品驱动的公司,就是收服务费,替广告主购买媒体资源。杨炯纬回忆称,那时的好耶越来越累,因为人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但人又是最不稳定的。而与其它代理公司相比,好耶也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只有一点点规模优势。
当分众向好耶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好耶高管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希望在分众这棵大树下,有机会把好耶扭转为以技术和产品为导向的公司”。
“但你会发现,其实是扭不过来的,说白了,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媒体销售公司,很难孵化出一家互联网公司。”杨炯纬认为。
加入分众后的好耶,更加强化了其广告代理业务。一位好耶的离职高管称,虽然江南春一直说,要为好耶的长期发展做准备,但他并没有注重技术和产品研发,而是要求好耶的员工“全线铺到销售上去”,每个季度“还是拿着一张报表来,因为投资人是要以季度来看上市公司的数字”。
顾此很可能失彼。分众控股的好耶最终没能单独上市,没成为分众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一面旗帜。好耶的一位投资人认为,分众时期的好耶,之所以“坐在自己的金矿上没有挖”,就是因为那时候它是一个广告代理公司。但分众不愿意就此做出回应。
资本式“肃清”
资本方银湖资本接手过后,好耶的高管团队几乎全部更换。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就企业管理总结出著名的“九字真经”,按先后顺序依次为搭班子、定方向、带队伍。
银湖对好耶的改造也借鉴了这条“真经”,不过,它先做的是“定方向”。陈恂认为,银湖带给好耶最最根本的理念是,靠数据、技术和产品驱动。
好耶凭借技术起家,早年以卖软件为生。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好耶的重心开始从技术转向网络广告代理。随着互联网广告行业的突飞猛进,好耶的网络广告代理业务也越做越顺,“每年40%-60%的增长”。据公开报道,2006年,好耶的营收规模为5亿元。2010年7月,被分众卖给银湖之际,确切地说,好耶仍然是一个网络广告代理公司。
如今,银湖的策略是,要在好耶“网络广告代理公司”的基础上,把好耶打造成“以技术、产品、数据为驱动的全程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应这个“方向”,银湖为搭建一个新班子而煞费苦心。除了花费约1年时间全球搜索到的CEO王汉华,他们还挖来了TPG的财务董事担任CFO,邀请通用电气(GE)原亚太区CIO任管理系统副总裁,聘任走秀网原高级副总裁为好耶客户业务管理副总裁。他们还只是一部分,2012年6月以来,好耶新进的高管还有CPO、研发副总裁和人力资源副总裁。
不过,陈恂强调的是,“新班子的搭建是基于添砖加瓦的原则”,好耶也保留了之前的部分管理层,比如,其首席战略官姚晓洁就是2003年加入好耶的高管。在银湖接手好耶后,元老级人物如CEO朱海龙和COO周岱也曾留任,不过,在2011年11月,他们便双双离去。此后,陈恂兼任好耶临时CEO。
文化也是银湖改造好耶的重要部分。陈恂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刚就任临时CEO时,他做了一件让当时的团队很不习惯的事,即要求所有人直呼他的英文名Eric,而非“陈总”,更非“老板”,最不允许的,且违规就被罚款的是称他为“老大”。很快,除了保洁阿姨,所有人都称陈恂为“Eric”。陈恂此举的目的是,“强调一种创新的精神、个体的文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