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神舟电脑陷IPO停摆疑云 吴海军称苹果是垃圾

神舟电脑陷IPO停摆疑云 吴海军称苹果是垃圾

当大洋彼岸的“美国神舟”戴尔正在退市私有化的泥潭中挣扎时,国内的神舟电脑还在为IPO之路疲于奔命。不过最近的消息显示,因IPO的核查问题,神舟电脑的上市计划再次落空。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3月31日前无法提交自查报告,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中止审查申请,补交报告的时间延长至5月31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神舟电脑5月31日前仍未递交自查报告,将按程序对本次发行上市申请予以终止审查。


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


核查不明的疑云
“已过会的神舟电脑不能按时提交自查报告显然不正常。按正常逻辑,发审委核准通过意味着公司马上即可公开发行了,此时能往前赶就往前赶 ,如果真的业绩下滑了,就终止审查,何苦选择暂时中止?”上海某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认为,“神舟电脑申请中止审查我们毫不意外,感到意外的是,他们为什么还不撤材料,主动申请终止审查。”
业内人士认为,该核查工作的工作量并不大,神舟电脑迟迟不能按时提交,应是另有隐情。也有其他券商业投行人士表示,神舟电脑分公司、客户多,一个个走访核查确实很麻烦,还要贴机票等证明去过实地。投行和会计师走访也不敢掉以轻心,要尽职调查。神舟电脑一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自查报告不是不提交,是还在实际核查各分公司和客户的情况。”
不论是何种原因,神舟电脑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资深投行人士称,“中介和发行人出现了分歧,可能是中介觉得问题比较大,不愿再签字,材料就不能上报。”上海一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再过一个多月还不能提交自查报告,神舟电脑上市基本没戏了。”
四次IPO波折不断
去年7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通过了神舟电脑的IPO申请。有意思的是,此前神舟电脑曾三次IPO折戟:2005年,赴港上市流产;2008年,冲击深圳中小板因金融危机搁浅;2011年3月,创业板上市申请因财务问题被发审委拒绝。
四次IPO闯关,三次被否,屡败屡战的神舟电脑上市之心非常强烈。发审过会的神舟电脑为何不能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而中止审查,确实让人费解。
有调查发现,神舟电脑去年2.97亿利润,发行后82000万股本,每股摊薄0.36元净利润。这次发行8200股,要募集15亿,那每股的价格起码是18.3元,发行市盈率高达50倍。“好家伙,造的产品是专门给屌丝用的低端电脑,IPO的股票是给高富帅买的。”
有投行人士分析称,其一,IPO企业应欢迎这种有理有据的质疑,这比有些机构夸大其词耷人听闻强多了,更远胜某中介发函企业加要钱的;其二,以前在审静黙,企业有口难辩,现在允许企业通过法定披露媒体澄清,至少可自辩了。其三,微博让业内人士参与,多了一个独立第三方发声渠道。
同在去年,神舟电脑提出IPO不久即有媒体调查发现,该公司的PC主业在全面收缩。在深圳电脑整机生产的四个工厂中,有两个遭到撤销和停工。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的“创新厂”被撤;主要负责海外订单的“保税厂”几近停产。在市场销售方面,也有调查称,于IT厂商竞争之腹地,神舟电脑的终端已经大幅收缩:多家专卖店撤销难觅踪迹、洛阳与中山分公司消失。
根据IDC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PC销量同比下降13.9%,达7630万台,这一跌幅是IDC自1994年统计PC市场销售数据以来同比下降最大的一次.神舟电脑处于整个PC行业式微的环境中,并没有像联想那样逆市崛起。面对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带来的冲击,神舟电脑专注于PC制造似乎并不是前途明朗的好事。


神舟电脑一体机产品


发展前景
“价格屠夫”似乎与质量优秀是矛盾的存在。有业内人士称,神舟电脑发展主要对电子产品打一个“时间差”(如CPU更新速度快,但消费者反应慢),如对刚淘汰的CPU,所以他有强大的议价能力,类似学生对CPU、硬盘、外壳材质要求不高,对二三线品牌打起价格战(低对手20%),他说当天几点之前都会收到当天的销售数据。
有趣地是,神舟电脑最近发布的超级本、一体机等产品,从观感而言完全复制了苹果。但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在接受媒体时却这样说:这(苹果)是一家已经没有价值的公司,苹果已经是没有价值的公司了,大家可以把它当垃圾扔掉,过不久就会是一家垃圾公司。
品牌定位专家吴春芳称,首先,戴尔刚进入市场时,也是小企业。但是戴尔的成功在于聚焦。而不是“山寨”。聚焦一个产品:个人电脑;一个市场:商务市场;一个渠道:电话直销。其次,小企业以弱胜强的秘密在于田忌赛马策略的正确使用。同时也是兵力法则相互转换的正确运用,核心是取得局部的战略优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