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HDB3编码器ASIC的设计

HDB3编码器ASIC的设计

摘要:在数字通信领域中,HDB3码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基带信号传输系统中传输的码型,并保持了AMI的优点。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通信系统工作稳定性,HDB3编码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集成了插“V”、插“B”和“V”码极性纠正模块,通过仿真和硬件验证,它可以有效消除传输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和很小的低频成分,可以实现基带信号在基带信道中直接传输与提取,同时能很好地提取定时信号。
关键字:基带信号;HDB3编码器;门电路;ASIC

0 引言
    数字通信的主要目的就是准确无误地传输信道中所携带的信息。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把数字信号变成适合信道的基带信号(基带调制),然后经过信道进行传输;接收端则把信道中的基带信号还原成原始的数字信号(基带解调),在这个调制解调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码型的选择问题。HDB3编码具有很多优点:其一,它很容易在其相应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号;其二,HDB3码无直流成分和很小的低频成分;其三,传输效率高。因此,HDB3码非常适合在基带信道中进行传输,并有必要进行HDB3编码器芯片的设计。

1 HDB3编码器ASIC的设计流程
   
首先采用Verilog HDL进行前端设计,在软件QuartusⅡ上编译仿真;然后进行综合、门电路仿真和硬件验证;最后进行后端版图设计。

2 HDB3编码器的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思路
   
HDB3编码原理:首先将信息代码变换成交替反转码(AMI码,AMI码的编码规则:将代码中的“0”仍然变换成传输码中的“0”,而把“1”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中的+1,-1,+1,-1,…),然后来检查交替反转码中的连“0”情况。假如在该串码型中出现了4个或者4个以上
连“0”时,将每4个连“0”段的第4个“0”替换成一个破坏符号“V”,该破坏码的极性与该串码型中前一非“0”符号同极性。为了保证插入破坏符号后的序列不会破坏,将相邻V符号极性交替出现。因此当两个相邻的V符号间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就要将该小段中第1个“0”变成“+B”或者“-B”,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相反,后面非“0”符号再交替变化。在单双极性变换时,必须要区分“+1”,“-1”,“+V”,“-V”,“+B”,“-B”,“0”,因此用一串二进制来表示,具体表示如表1所示。


    该HDB3编码器由插入“V”模块、插入“B”模块和“V”码极性纠正模块组成。
2.1 插入“V”模块
   
该模块功能是将信息代码转换成正负交替的码型,同时将每4个连“0”段的第4个“0”替换成“V”。首先判断输入的码型是“0”或“1”,如果是“0”,每接收到一次,则让一个两位的计数器开始加“1”。为了保证计数的是4个连“0”,当输入的编码串中没有出现4个连“0”而出现了“1”时,两位计数器的计数初值重新清“0”。假如出现“0000”,还要判断前一非“0”符号的极型,目的就是为了让第4个“0”替换成与前一非“0”符号相同极性的破坏码(V);如果输入是“1”,只需判断前一非“0”符号是“+”还是“-”,比如说,前一非“0”符号为“+”,那么此次的“1”变为“-1”输出,同时让符号标志位变为“-”状态,同理,前一非“0”符号为“-”,输出结果将是“+1”,符号标志将变为“+”。设计流程见图1,该模块门电路见图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