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关于求职找工作

关于求职找工作

  可能周期到了,各求职网站发通知要求我更新上面的简历,突然感觉好久没有上过这类求职网站了。记得大四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有招聘会,大家都准备了各自的简历,有华丽版的,有简易版,不管咋样,似乎都比自己的内容有丰富,当时是真不知道往简历里写什么东西,确实是没有东西可写,不知道现在面临毕业就业的同学是否也我笔者当初的困惑。
         不过十几年后的今天,如果要自己再一次更新自己的简历,却发现另一番景象,虽然也是不知道往里填什么,但是现在不同的是可填的实在太多,不能什么都填,那样太面面俱到。突然有个想法,回想过去各个面试场景,似乎跟放电影一样,有艰涩,有彷徨,有自信,有势在必得,也有些许可笑、可叹。
求职场景1:大四,学校招聘会
         天女散花,广撒简历。几家约谈,看到同学找到了好的单位,也跟着去碰运气。平时不知道,一到面试,一比较,发现自己的简历是何等苍白:奖学金一次没有,校、院学生会未有任何任职,班级干部不是,实在不好意思告诉人家自己当过寝室长。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没有挂科记录(我们学校不是学分制,所以挂科是一个很严重事件)。2000年,那时是国家第一批次扩招大学生毕业,且首次实行双向选择(其实就是彻底取消了分配制度),大家都是自主择业。第一批自主择业,应该对大家还是有一些冲击的,我想十几年下来,现在应该会好一点。幸运的是,那时候毕业生没有现在这么庞大,所以工作相对还是容易找一点,只是现在看起来比较好的单位(比如国企,研究所等)那时候都难入我们的“法眼”,那时候国企多困难呐。
          实在看到没有地接收自己,找了当时没人过问的有部队编制的远洋测量单位(其实就是在发卫星出镜率很高的远望号所属单位),开始大家聊得还挺开心的,临走的时候,少校盯着我说:“你多高,不行,你太矮,我们虽然不像部队,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进行队列....",反正,一大堆,意思是没戏了。
           2000年大学毕业生最火的求职单位,应该是华为,好像只要能进去,每个不会少于5000.鄙人跟着投了简历,似乎没入人家法眼。比较有趣的是,那时候其他国企不吃香,但是电信行业的移动,电信还是很吃香的,本人有一次厚着脸皮跟同学(同学是人家电话通知去的)去面了一次,结果连门都没让进。
           要说大四期间印象比较深刻的面试,上面的都不是。这个为印象最为深刻的面试单位是广州爱立信。
           其实应该华为的校园面试应该也是如此的,只是本人没有亲身经历过。真是佩服那般面试人的耐心,整个面试搞了似乎超过3轮。第一轮是笔试,第二轮是小组面试,第三轮是单人面试。本人第二轮后就刷下来了,笔试咱不说了,咱就说这第二轮。比如上午面试的人都召集起来,先给大家开一个宣讲会,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家挨个介绍自己,接着再挨个用英语自我介绍。本人口语不是很好,反正不记得当时自己语无伦次地说过些什么。这还没完,接着把大家分成正反双方,大家相互辩论。还没完,最后把大家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到5个人,大家开始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沟通,关键是讨论的时候爱立信的几个面试官会蹲在你旁边仔细地观察(我想他们是在观察谁的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更好 一些吧),当时我可没想明白他们的用意何在,反正我在讨论的时候一言未发,我也不是那种人来疯,见人自来熟那种啊,咱还是比较内秀的不是!!!,所以的所以,第二轮就被刷下来了。

要知面试求职之社招场景如何,咱下回分解,现在咱要下班带baby了!!!

-----------------------------------------俺也来个华丽丽的分割线------------------------------------------


求职场景2:就是所谓的社招
       此时最难的应该是第一次跳槽,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个人的感觉是对第一家雇主是“要说爱你是不容易的事”,确实有割舍不下的情感。别的不表,我们还是来表表面试那些事情吧。打算跳槽的决心下定以后,后面就是“无休止”的面试咯,当然有时候根本不需要面试,有个人推荐一下就可以了。所以社招的面试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很复杂。
      个人有很多次跳槽了,发现后面的面试越来越简单,所谓的简历也不需要了,只要告诉人家你上家雇主即可,而且大部分时候是人家主动过来挖你,也有通过猎头悄悄来挖墙角的。南京这座城市科研院所众多,大家都戏称这些科研院所是人家ZTE和HUAWEI的人才培养基地,因为在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稍有经验就有可能被人家高薪挖走。最近几年应该情况好点,电信行业似乎也不是特别牛气啊。
       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人家面试你的时候,一般是问你工作中的情况,就是聊聊做项目的情况。不能什么都讲,对不同的雇主可以讲不同的项目。那么是否可以吹牛呢,个人理解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记得不能吹上天哦。比如,一个项目应该有很多个分系统,不见得什么都是你自己做的,但是你可以告诉人家,这些都是你做的(哈哈,好像不是很诚实哦),如果你有把握其他非你做的东东你能搞定,就可以这样吹牛,要不然以后露了马脚可不要怪我哦。当然,个人还是建议大家一诚实为本,毕竟“人无信不立”嘛,除非面试的时候面临非常强悍的竞争对手,而雇主对某些方面有特殊要求,而你实际没有该项经验,但又确信自己可以搞定,这是吹吹牛也无妨,可以直接告诉面试的,这个东东我以前没搞过,但是本人完全可以胜任,因为根据以往经验,更复杂的都弄过。
          社招,小公司一般一轮即可,技术、HR一般都是直接由Boss或者Boss+公司技术牛人一次搞完。而大公司不一样,一般可能有好几轮,就是所谓“等电话通知”过程。印象较深的是去阿朗面试。技术和HR是同一次,但是是否决定录用不是同一天通知。技术很简单,一般来面试你的都是普通的工程师,他们搞的东西一般你都搞过,或者还没有你搞的东西多。大家就当拉家常一样聊聊开发的趣事就行了。HR面试比较棘手一点,发觉阿朗的HR比较拽,个人印象不是很好(这是导致后来没有去的原因之一吧),反正没有工程师面试官亲切,可能因为是跨国企业,HR先是要求一段english自我介绍,经过几年的历练,英语口语还是一如既往的水,但是好在脸皮练厚了不少(现在厚着脸皮能跟老外侃一上午,工作需要没办法)。自我介绍完毕,就是一段毫无感**彩的聊天,反正就是了解下情况,然后问问待遇问题,然后草草结束了。后面“等电话通知”的时间实在是脱得有点长,等人家email给我offer的时候俺早落实好了下家了,想想近来电信行业血腥裁员的场景,还是把人家拒了算了。
        最初想跳槽的时候,碰到过富士康的HR,人家说他们也有研发,不过是在深圳,人家说特意从深圳跑南京来跟我聊天,当时是着实感动一番,还好经受住了诱惑,不然想想现在深圳的房价,以及“那几跳”,不时有寒气从后脊梁冒出来。
       个人最近一次比较有趣的面试也是4年前了,东软一个不知道什么部门,项目全是老美的,似乎东软只是提供场地而已。首先,是HR通过某种方式找到目标,接着是人老美通过越洋电话跟你第一轮交谈,印象中那个通话质量之差,再加上鄙人蹩脚的英语听说能力,不能不说那次通话个人感觉是非常痛苦的,不知人家那个Jacky感觉咋样。奇怪的是居然通过他的第一轮,后面第二轮是本地面试,不过面试我们的还是老外,不知道那人是阿三还是巴铁兄弟,理论上讲应该是个阿三。印象深那是因为,这是鄙人第一次面对面跟老外用E文PK,反正当时一开始是心跳到嗓子眼了,不过过程还算ok。
      总结:没事大家都去“面试”吧,那是一个个非常锻炼人的经历,能把一个不会或羞于开口说英语的人,活生生逼成E文脱口而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