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应用领域:我们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尤其是中国以华强北为中心的行业人士们,好像半导体行业、全球电子产业的主题只有手机了 - 山寨、出货量、纷争、并购等等。
- 对技术前沿:我们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多少纳米的工艺,如果不知道TSMC、不知道Intel、三星如何如何在工艺方面牛叉,都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谈论技术了。
当我们尽力去追逐一些潮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潮流里面如何知识渊博的时候,我们正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一种无知之中,而集体的无知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误区 - 我们的媒体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做自我反省。
拉回到FTF,今天的FTF还处于前戏阶段 - 让来自全球各地(主要是来自驱车一个多小时,来自Austin总部)的“飞人”们注册、摆摊、准备、相互熟悉等。大家期待的“干货”我今天倒是帮助几个朋友从超市里买了不少,只是一天下来精神不够集中,选几个让我能Free Scale的片段来发散地回忆一下吧:
- 片段1 - SpotMe:三年前在北京举办的FTF上,每个参会者在登记的时候都会拿到一个用飞思卡尔器件做的一个小Device,用以会议期间人们互相交换信息,小小的(好像是裸着的?)我当时见了觉得非常的酷 - 超前、创意非常不错。当时有疑问:飞思卡尔吃饱了撑的?专门为这么一个会议设计、制作一批这玩意儿,虽酷但感觉不务正业。今天注册的时候被告知,每个人可以到前面的SpotMe区域领取一个装有了SpotMe应用程序的iPod Touch或新iPad,用以会议期间随时获取各种信息、找人、交换信息(好像专为这个会议做的一个小型Social Network系统)。香港来的“飞人”妹妹告诉我们提供SpotMe服务的其实是外面的一家服务公司,专门为企业会议提供这种信息服务,在美国每个人发一个“牛排”是可以的,但在中国,不敢 - 估计今年在北京的FTF只能让大家在自带的Android手机上下载App使用了。

安装在iPhone上的Spot Me应用界面
- 片段2 - 智能车能有多智能:近两年每次在北京、上海的大街上游走,脑袋就不由自主地发涨,因为马路上的各种混乱让我越来越弄不明白我们的生活水平比2000年前究竟是前进还是倒退了;晚上睡不着觉我就一直在琢磨有没有什么空间变换的算法让那些人均占地若干平方米以上、还不时杀人越货的铁壳家伙能更有效、更有序。看着一篇篇谈论汽车电子、汽车智能化的文章,总感觉就如10年前谈论平板电脑一样全是隔靴搔痒,无奈我只能把希望寄托给已去天国的Steve Jobs留了一份图纸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是关于如何革命汽车的 - 参见我前期的一篇博文:苹果的未来产品猜想。“汽车”这个概念必须发生彻底的革命,它的功能、它的运营模式。也许若干年后“智能汽车”就如今天的“智能手机”已经不单是将人从A地搬运到B地了,而是更多更多(是什么我也没想清楚)。毫无疑问我对飞思卡尔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特别感兴趣、对其在全球大学领域若干年来一直努力推动的智能车大赛更加关注,晚餐期间看到他们在Tech Lab搭建的用于表演的智能车跑场,应该是选自最牛叉的智能车作品吧,还没有看到最后的表演,但有几个疑问:它们能智能倒车么?能智能泊车么?能四轮360度独立旋转么?有没有同调度之间的通信系统?如果还没有这些基础的功能,我寄希望于将来的孩子们来实现。

飞思卡尔智能车赛场演示
- 片段3 - 太阳能发电何时走进平常百姓家?中国在太阳能大规模利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功劳我认为应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一哥们的舅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一位教授,正是他契而不舍地在太阳能薄膜方面的努力,才使我国大江南北的老百姓大多都洗上了澡,尤其是广大的农民兄弟们 - 靠安装在屋顶或院子里的几根管子。在美国,每次在户外享受加州阳光的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美国人民都还不安装太阳能发电板?今天在展会上找到了答案,来自Future Electronics的一个知识绝对渊博的哥们跟我侃了半天他们精心设计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并告诉我,目前的方案虽然一次性安装费用很高,但相对于从供电厂用电,使用5年就可以赚回来,现在的方案不仅可以支持家里日常的电器使用,还可以把多产生的电能回馈到电网(就相当于一个分布式发电机节点)。现在的方案的成本主要高在构建电压逆变的元器件上,而不是太阳能板(他感谢中国人民把太阳能板的价格给做到这么低),我注意到在他们的方案中大量采用了飞思卡尔的模拟器件、电压变换器件、微处理器等等,当然还有几个巨大个的变压器 - 输出到100V - 120V, 50-70Hz的AC。我问了一个能难倒他的问题:今天他们的方案为何都是将太阳能产生的低电压变换回高压交流,但家里的大部分电器实际上是在低压、直流下工作的,干嘛费尽周折玩DC-AC,再AC-DC,而且还是在50Hz的低频折腾?如果“不折腾”,虽然只支持低压DC输出,但足以让家里的大部分电器能光合作用了。其实我知道,这部分是历史的原因,非个别公司能够改变。

Future Electronic的哥们,让我对太阳能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想: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复杂的SoC系统,中国人都能搞定,那绝对是我们的优势,我瞄了一眼他们的太阳能参考设计板,几乎都是智慧的中国人能够强势杀入市场的器件,太阳能发电这个领域非常适合中国的IC设计高手们大显身手,市场巨大,回报也将是丰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