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华为技术蒋小奎:无线车联网趋势以及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蒋小奎:无线车联网趋势以及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网络车联网技术总监蒋小奎
蒋小奎:大家下午好,原来的题目是车载紧急通讯系统分析,正好今天我们的同事带了一个我们研究的实物给大家展示,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些内容,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列了一个题目是无线车联网趋势以及解决方案,这儿我主要介绍这样几部分内容。一个是简单介绍一下华为的组织结构,很多单位很多企业都和我们进行合作沟通,发现不知道该找谁,第二个是对车联网趋势的发展做一个分享,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在无线车联网里面做了一些思考,这里面怎么来解决相关问题,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解决方案的介绍,最后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小东西和大家做一点儿分享,希望最后留一点时间给专家做分享。
华为主要有三大BG,消费者业务BG,华为手机,数据卡就是这个部门做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华为终端公司,另外就是无线运营商网络BG,这个主要是运营商业务相关,只要跟运营商挂钩的,就在这里面,运营商无线网络BU就在这里面,我们整个无线网络BU将近16000人,去年整个销售达到了110亿美金左右,这是企业业务BG还有其他业务,还有服务型,涉及到的SBG就在这里面。
针对无线车联网,就是现在我们跟一些咨询公司做了一些沟通,其实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我们摘了一些数据,这里面有两部分内容,(见PPT)现在大家都比较迷惑,我们做了很多东西,但是卖不出钱,原因在哪里呢?实际上就是有一个背后的根源,这里面大家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汽车无线联网,比例将会到90%,比如说现在中国1.3亿辆,到那个时候大家都可以算出来。这里面全球2012年是有18亿的汽车联网,这个趋势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展示出大家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另外一个我们看中国,我们关心车联网,实际上就是关心安全相关的,在中国有一个趋势,在整个亚洲大概有87.82,中国占了两千多万,2018年的时候会这么多,而2018年的时候车大概会是多少呢,可以算到2500万辆左右的趋势,这个世纪上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市场。再看市场规模也多大,现在随着我们跟一些咨询公司沟通,发现这里面简单的分为两类,一个是真正的服务相关的,一个就是硬件,这里面实际上服务占了大头,销售意见本身,这个趋势也不小,将来这一块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现在大家真正关心这个车联网业务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多从服务上入手,一起来丰富应用,一个车主不可能买多套设备放在车上,而服务可以买很多种。2018年和安全相关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49亿美金左右,所以这个是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既然涉及到安全,一定跟车有关系,跟信息有关系,从安全角度来讲,跟汽车其实是相反的,汽车很多时候往被动方向去发展,而信息发展是给他倒过来的,可能汽车厂商的朋友跟我们理解是有一点儿差别的。但是无论哪一个,现阶段车辆的信息服务,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比如说做一个导航,然后通过3G的模块上网去查阅信息,就是车上的通讯模块访问互联网或者是别的业务,而将来车肯定要和路边的设施进行连接,进行通讯,这一块是公共安全相关比较多的,现在国外比较多一点,交通部比较主导地这种,另外就是CarTO Car这种,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两个术语,一个是信息,第二个是无线,所以涉及到汽车安全相关的东西一定会从这个方向去发展。另外无论是哪一种,这个无线环境肯定是优先保障,不然什么信息都得不到保障。
刚才德赛西威的同事也提了,E—CALL很关键,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信息及时准确的到达,第二个到底是救人还是救车,这个非常关键,因为对业务流程和各个单位对整个产业链上的责任,还有法律上的保障,这个是需要去定义的,欧美为了做这个也搞了十年左右,最关键的点就是因为信息的准确及时的到达,原来得不到保障,所以时间拖晚了,为了支持E—CALL,相关的网络覆盖要到位,现在车联网信息服务联盟在研究E-call,华为担任E-call标准研究组长,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来推动国内E—CALL的相关事情。另外一个我们看看产业链,实际上这个产业链可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讲,用户很多:有行业用户,还有政府、车厂、运营商,大家都在关心这一块,都离不开他,这些都脱离不开安全,现在只要围绕安全,做很多信息服务,帮助用户,帮助产业链去解决相关问题,一定有市场前景。中国现在的车是比较多的,刚才电信的晓彬也讲了,现在市场要细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从车的角度来说,因为每一个车的运营单位,车主不同,他对车的安全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应下来,你的产品本身形态,安装位置,技术规格可能都不太相同,所以我们要明白真正的细分市场在哪里。还有信息通讯的技术,像GSM、CDM、TD—SCDMA,WIMAX,这些技术在全球来说普及率是比较高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逐步往LTE上去研究,现在很多大运营商都发展到这一步了,中国也是这样。我们将来如果要做车联网相关信息服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电信网络对你的支持,对应的终端厂商的产业链支持,不然你产业规划的时候会受到很大的局限,现在朝着LTE方向去走,一定不会走错,都有市场。在全球市场上为什么不赚钱,或者是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才能形成真正的规模,现在仍然是战国时代,很多车厂在搞车厂的,行业在搞行业的,OEM也有,手机厂商也在做,有些政府也在强制去搞,这些都是各自为政,没有联系起来,将来大家会像一条树干一样,像形成一条汇聚的河流一样,越汇越宽。而这里面一定会涉及到标准,这样相应的规则,产品的形态,一定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那个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时代,大家谈的都是相同的术语,比如前面讲的术语大家都会理解一样了,现在很多公司的理解不同的。所以这里面还有简单的汇聚起来,这里面趋势是存在的,机会差对每一个企业都存在,所以大家可以继续努力去搞,特别是标准化的推动,大家都可以去做做,刚才西威也讲了,这里面的产业链是非常长的,没有标准的推动,这个产业的成本会非常低,最终的用户不会去买单的。
围绕这些,我们再看看技术需求怎么做,我们简单的从无线角度来讲讲,大家知道最终来说买单的是用户,用户关心什么?我们看看用户除了车主以外,还有很多用户,他关心什么呢?其实有几个关键东西,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各自的需求不同,第一个涉及到安全,E—CALL肯定是需要的,这个需要无线,另外我们的导航,动态导航,还有一些驾驶员的辅助驾驶、安全驾驶方面,另外还有车内的娱乐,另外远程的诊断,比如说现在大家讲的车况到底怎么样,另外还有车被偷盗了要追踪,这些都需要信息传递,另外还有很关键的,这个只要涉及到通信,一定会涉及到远程维护更新,将来几亿辆都到4S店去维护更新,对成本的消耗是不可想象得,所以远程更新是必须解决的。这些实际上都隐含着一个巨大的需求是什么,就是这个车本身对外的连接上,所以无线连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任何事都绕不开这一条。另外我们看看,当前有哪些真正的通讯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车首先对外部有一个连接,首先大家知道,现在很多车,有些是通过车的天线,有的是通过这个模块,我们待会儿都会讲到,现在车联网的应用,就是类似OTT模式,做的时候很多厂商其实对整个电信网络,对无线通讯的理解确实不是非常深,导致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把电信的网络当做传输管道来看待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另外你做应用的时候,实际上对网络资源有一个需求,这个需求到底是多少,网络怎么知道,其实现在这个是脱节的,很多厂没有做到,另外我们看看业务体验,就是对用户来说,举一个例子,以前我们有一个同事讲到,很多E—CALL的信息,可以通过语音和数据通道传上去,而在网络上可能不认识你是什么业务,你通过语音,他就当做语音的通道来处理了,这个时候可能你业务现在得不到,甚至就会把你屏蔽掉了,不帮你传了,这个是电信网络仍然是这样一个机器,另外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里面你作车况信息,有一些信息涉及到你运行的状况,可能保险公司也需要,4S点也需要,同样一个信息来了之后,两个公司不一样,有可能会传两次,这两次是谁来掏钱呢?从信息出来来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车上的信息通过这一条通道上传到同一个地方,大家用的时候再从后台数据中心去取,这样前端相关的通讯流量费就很低。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现在车门一关,信号就会衰减,我们做过测试,宝马亲自做过试验,他们的数据也是10—20dB的衰减,这样导致你整个车载相关的通讯问题不解决的话,很多业务是很难得到保证的。怎么办呢?现在提到几个模式,车上很多传感信息要传的时候,就是相当于在车上,你买了一个华为的通讯模块,但是天线是汽车厂商的,这种方式,也能传,但很多时候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信号,就是天线本身和我通讯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地方,信号处理的时候,因为双方没有完全的协同起来,所以导致信号处理效率不是很高,这是一种模式,不太好的,另外现在通过手机和机车相连,比如上午讨论的手机车机互联的那个,其实是在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模式我们叫做In  Car  Station,我们要保证车内信号收发的能力,这个靠传统的终端是解决不了的,这个时候导致我们要采用别的技术来提升能力,可将基站技术引入到车上。另外讲到业务体验不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QoS的协商,将来你这里面传递什么业务做一个标签,这样把网络连接起来,这样就不需要去识别你,自动告诉你,我需要什么,我是什么业务,需要什么资源,这样的话,相对于车上这一套系统,跟我网络里面的协商能力比较强,这个时候QoS的协调能力高一点,而WIFI来了以后,要保证整个车对外的通讯能力要好才够,就是开始讲的,这一块如果不够,别的都是空谈。
我们还有一个数据,我们统一来讲一下,这只是解决通讯相关的问题,还有一个信息融合,车上将来很多信息讲过,比如说OBD讲的车况相关信息,保险公司要要,4S店也要要,你不可能去传两次,那这个钱谁掏呢,那传一次,信息来了之后要进行分类和封装,封装完了之后到路由上去,这个时候就到这个地方去做,要做很多事情,我们就把这个叫做无线车载统一通信网关,这代表着真正的将来能够解决前面车上信息量或者通讯比较低的模式。
我们看解决方案,产业链这么长,怎么来做?大家都想做一个东西放到车上去,假如我的车上放了一个模块,后面的还能放吗?大家讲的都是从车载网络,都是在车上,大家认为传到端,这个是讲的云,后面是什么运用。这一块是在管道里面要去控制的,而不是常规的云就能做,这里面涉及到要降低整个通讯网络传输,提升屏幕效率的问题,这个地方要对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到平台层之后,要去解析封装,最后要把数据的能力弄API的形式,就解决了开始所说的很多应用,网络也有不好的问题,因为我们电信运营商,或者说像华为这样的设备制造商,实际上对这里面的网络和数据,对网络能力要求是非常清晰的,我们把相关的能力开放出来,封装好,给应用厂商,这个时候几个人员的小公司就能做到非常好的应用,而且开发成本和周期会非常短,成本会很低,周期非常短,就像刚才西威讲的,各个厂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涉及到行业的标准,没有标准的话,大家做起来也是各自为政的,车上也有一套标准,传感器的接口,我们这里面还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来是你买华为的也可以,买中兴的也可以,买诺基亚的都行,那么这个车机就要标准化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标准化的问题,这个时候可能整个产业链,大家来做车联网服务的时候,成本会很低,是这样一个目的。
我们看产业链很长,实际上华为在这里面定位是什么?我们讲的就是这里面,很多应用将来来说,最关键的是两个,一个是汽车厂商,还有一个是网络运营商,TSP可能是很多单位都能做,但是这里面将来会涉及到一个支撑问题,华为是希望做解决方案的提供上,车载终端我们会提供,华为占全球市场的40%通讯模块,通讯网络华为是能够提供的,服务平台我们公司有很多业务,有很大的团队,而这个平台我们解决的不是跟大家讲的车联网运营平台的东西,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讲的存储和数据能力的抽象,我们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定位。另外还有作为技术上来讲,我们区别在哪里,华为借助在通讯领域的优势,帮助大家快速的发展你们的应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做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集成,这个我们将来期望的是大家都来使用无线通信的技术,用完之后就去消耗流量,我们是帮助产业链去降低使用无线技术的门槛,这是我们的一个定位,所以这个是结合我们前面的组织结构,不是说过去我们走到哪儿就像是寸草不生一样,我们现在是只做擅长的事情,所以跟我们合作也不用去担心什么。
后面我把时间留给我的同事赵其勇(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当前的In Car Station Phase I(车载天线系统)。
赵其勇(音):前面小奎讲了In  Car  Station,我们第一个是要提高性能,我们第一个阶段是想在车上做一个dock,最开始是提供了一个点烟器的装置,到后来有了USB的接口,我们可以利用这么一个类似位置空间做一个dock,这个dock为一个是提供供电的作用,第二个可以连接高性能天线,这么一个车,他关上门,他的损耗是达到10dB左右,这个时候整个无线的性能会下降,辐射会增加,我们从这个dock引了两根天线在车顶这个地方,获得增益和车速,你看我们这儿有一个实物,提供两个天线接口,未来还可以增加到4个接口,实物上车后又可以插在这个dock上面,这个实物就是一个无线通讯的模块,联通整个车,上行时HSPA/LTE,下行时wifi,无论是你车的车机还是手机,还是其他用户都可以用这个东西来上网,用他做数据业务,相比车机内置一个模块他的升级换代是比较容易的,总结起来这个模式的好处就是减少辐射,提高性能,绿色环保,全车共享。这种dock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用后装方式安装在车上,也希望前装是不是逐步的也可以接受这么一种模式,在我们已经有的接口上面再增加这种DOCK。既然我们谈到车联网,谈到信息,我们也欢迎感兴趣的厂家来做这么一个事情,看怎么部署,走线怎么走,怎么设计,这个接口只是这么一个形式。同时,这个东西也可以跟你的手机共享一个数据套餐,你上车就可以插在上面,下车就可以拿回家。
蒋小奎:我们专门跟领导做了一个交流,他给了我们一种策略,很多小的东西,有很多好的方案,哪个厂商可以拿去做,我们可以免费把方案给你,开始是不收钱的,你卖到一定量以后再收钱,将来卖得越多,我收的钱越多,刚开始很多都不收钱的,这个大家感兴趣的都可以找我们交流,我们有很多这种小的方案,在很多小公司,特别是适合几个人的小公司来做,非常的方便。
好的,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