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TD-SCDMA 与TD-LTE 共享平台研究

TD-SCDMA 与TD-LTE 共享平台研究

关键字:TD-SCDMA   TD-LTE   RNC   eNodeB  
  TD-SCDMA技术目前已开始规模应用。TD-LTE作为TD-SCDMA 的后续演进技术, 商用产品也将很快成熟, 因此需要尽早推动TD-SCDMA 设备支持与TD-LTE 共平台能力,尽可能地保护网络设备投资成本。此外,TD-LTE 可能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与TD-SCDMA 网络共存, 期间站址和天面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亟需实现资源共享,这对网络设备共平台也提出了迫切需求。

  1 共平台涉及网元和设备型态分析

  目前TD-SCDMA 中采用RNC+NodeB 构成无线侧网络,未来TD-LTE 采用扁平化结构,不再独立存在RNC 网元, 相应功能由eNodeB 实现。此外,TD-SCDMA 中广泛采用BBU+RRU 的分布式基站站型,而TD-LTE 中可能同时采用分布式和一体化宏基站站型。由于设备型态的本身差异,TD-LTE 一体化普通宏站与TD-SCDMA 分布式基站共用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这里重点考虑针对BBU+RRU 分布式站型的NodeB 设备共平台方案。


  2 TD-LTE 与TD-SCDMA 共平台可行性方案

  2.1 共BBU 可行性方案

  在未来宽带系统中,由于基带数据处理量的急剧增加, 基带部分在基站中占据的成本份额将越来越高。基站设计中使用的器件一般为软件可编程器件,这给两系统共用硬件平台提供了先天优势。根据共用程度不同,存在共机架、级连共用、双模BBU 三种共BBU 方案,分别如图2 和表1 所示。

表1 TD-SCDMA 与TD-LTE 共BBU 方案分析




  TD-LTE与TD-SCDMA 共BBU, 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节省和对现有设备进行设计的难度。对于硬件处理能力满足要求的TD-SCDMA 机柜式BBU,在部署TD-SCDMA 阶段, 可通过预留相应的槽位供未来TD-LTE 基带板使用,并同时要求背板具备相应的数据交换带宽能力来支持TD-SCDMA 与TD-LTE 共平台。此外,为降低对现有TD-SCDMA 基站背板能力的要求,要求TD-LTE 能在单基带板上完成至少一个典型扇区的基带处理(2×2MIMO,20MHz 带宽),以避免过多的背板数据交换过程。

  2.2 共RRU 可行方案

  TD-SCDMA 和TD-LTE 能否共用RRU,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带宽要求:受限于DPD 中ADC/DAC 带宽,目前功放模块一般最多支持30MHz, 故共PA 要求TD 与LTE 工作在最大不超过30MHz 的相邻频段内,即LTE(20MHz)+TD(10MHz);

  (2) 信号峰均比要求:TD 和LTE 均为高峰均比(PAR)系统,共用后信号PAR 将进一步增加,对功放的线性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3)功率要求:如果LTE 也采用8 通道的智能天线模式,根据目前LTE 中20W 功率输出要求理论计算,共PA 后要求每通道总输出功率达到8W 左右,以同时满足TD-SCDMA 和TD-LTE 要求, 这对RRU的散热设计构成一定的挑战。前端滤波器、LNA 一般可以做到上百MHz 带宽,能完全实现跨频段共用;

  (4)数字中频处理器件:由于TD 与LTE 的基带速率不同,基于现有TD 系统的ASIC 芯片无法共用。

  如果采用FPGA 实现数字中频,则能完全可用,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难度。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在TD 与LTE 同频段工作时,可共用同一个RRU 的收发通道,但由于共用同一个收发转换开关, 因此要求TD-LTE 与TD-SCDMA时隙转换点一致, 这时两系统无需额外频率间隔,即可满足系统共存干扰要求。此时RRU 结构如图3 所示。


  当TD-SCDMA 与TD-LTE 工作于不同频段时,如TD-SCDMA 与TD-LTE 分别工作于B、C 频段,此时两系统间隔300MHz 带宽左右,受限于目前器件支持能力(RRU 中主要器件如PA 等仅最大支持30MHz带宽),因此无法实现RRU 的共用,TD 与TD-LTE 共用天线时需通过外接合路器来连接RRU。


  2.3 BBU 与RRU 间接口分析

  在TD-LTE RRU 支持20MHz 带宽、且同时采用基于子载波压缩的带宽优化技术时,不同天线方案下对BBU 与RRU 间接口带宽的要求如表2 所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