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注册
登录
论坛
博客
搜索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uchome
discuz6
GreenM
»
通信技术
»
3G
» 基于Si4432散射式大气低能见度仪的设计方案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基于Si4432散射式大气低能见度仪的设计方案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520503
当前离线
UID
872339
帖子
13270
精华
0
积分
6635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3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
最后登录
2016-3-10
论坛元老
UID
872339
1
#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520503
发表于 2013-12-20 15:08
|
只看该作者
基于Si4432散射式大气低能见度仪的设计方案
检测仪器
,
能见度
,
大气
,
产品
,
规模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见度作为主要气象环境参数之一,在天气变化、大气污染状况和浑浊程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环境监测意义,同时也在高速公路、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以及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能见度检测仪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特点:一是目前公路交通、海港、机场等场所使用的能见度检测仪器基本上均为国外产品,一台动辄过十万的高昂价格限制了应用规模,往往适用于大区域的天气性能见度测量,难以覆盖到“团雾”
多发的局部小范围区域,存在预警检测盲点;二是现有的能见度检测仪器更注重测量精度,功能方面则较为单一,扩展兼容性差,数据传输方式基本还是以有线传输为主,没有有线通讯网络建设的地方就难以方便地架设,造成预警盲点区域较多,需要依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应用新技术设计一种低成本、低功耗、扩展兼容性好、能够灵活接入到现有智能交通监测网络的低能见度预警检测前端设备。
2.能见度的测量理论
根据气象能见度的定义,白天和夜晚能见度的概念有显着的差异。首先,白天能见度是以晴朗无云的天空为背景,而夜晚的观测背景是较黑的夜空;其次,二者的目标物也有区别,白天为黑色物体,夜晚则为灯光,属于点光源。所以白天和夜晚能见度测量依据的是不同的理论,分别为Koschmiedir“大气光”亮度传输公式和Allard的大气灯光照度传输公式。夜间能见度受影响的因素更多,测量过程远比白天能见度复杂,计算误差也更大。事实上,出于一致性和简易性考虑,目前大部分的能见度测量仪器主要以Koschmiedir定律作为基本的理论依据,仪器测量出的能见度值对于白天具有实际价值,基本上等同于白天的实际能见度,而对于夜晚仅具有物理意义,但作为参考对夜间行车间距和车速等行业应用仍具有指导作用。
2.1 能见度的计算公式
Koschmiedir定律可由能见度测量的基本方程Bouguer-Lambert定律推导出,根据Bouguer-Lambert定律:
式中, F 是在大气中经过x路径长度接受的光通量, 0 F 是在x=0时的光通量,σ 为消光系数。求导可得:
虽然Bouguer-Lambert定律针对的仅是单一光谱,但作为近似,对光谱通量同样适用。透射因数为:
式(5)即为Koschmiedir定律,式(6)为白天能见度的基本计算公式。Koschmiedir定律是确定天白能见度的理论基础,反映的是假定消光系数为常数,也就是大气处于均匀状态时,对于以水平天空为背景的黑色目标物,大气的透明程度以及目标物对于背景的对比度随距离变化的规律。由该定律可知,只要测得消光系数σ ,就可计算得到能见度值。
气象观测上,通常取视觉阀值ε =0.02,而大气光学视程(MOR)定义ε =0.05,代入式(5),可得到气象能见度和MOR的值:
航空业出于飞行安全考虑,通常推荐选用较高的视觉阀值ε =0.05,采用该值计算得到的能见度更为严格,更接近行业的实际需要。而高速公路等要求高安全性的应用领域也常常以该视觉阀值作为参考。因此式(8)是最常用的白天能见度的基本计算公式。本文研究研究测量的能见度就是MOR.
2.2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测量原理
根据Koschmiedir定律,只要测得大气消光系数σ ,就可以计算得到能见度,可见消光系数σ 是测量能见度的关键。前向散射式能见度测量仪器就是通过从适当的角度测量散射光强度来计算消光系数,进而获得能见度。其原理主要基于三个假设前提:
(1)大气均质,大气内影响能见度的各种颗粒是均匀分布的,即消光系数σ 为常数。该假设是所有能见度测量仪器的设计基础,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测量能见度,都是用有限空间的被测样本代表相对较大范围的大气状态,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大气颗粒。由于大气中颗粒状态变化是大范围而且相对较为缓慢过程,在一定尺度空间范围,可以认为呈均质状态。
(2)大气消光系数σ 等于大气中雾、霾、雨和雪的散射系数,也就是说大气分子没有吸收或分子内部没有交互光学效应,可以忽略大气对光的吸收作用。用A表示大气的吸收系数,用S σ 表示散射系数,则消光系数σ 有:
这一前提的正确性与大气粒子的光学特性有关,光线在大气传播的消光效应主要由吸收和散射引起,大气溶胶主要由水滴构成时,对光线的吸收作用主要取决于光线的传播距离,若长度足够小,则吸收作用便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前向散射方式不需要长的光线传输距离,所以测得的散射系数就可以认为是消光系数。
(3)通常情况下,选择适当的角度,散射仪测量的散射光强与散射系数成正比例关系,与散射颗粒的尺寸大小无关。该前提可根据Mie散射理论证明其正确性。
许多学者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认为选择散射角θ 在20°~50°之间时,散射相函数P(θ )对气溶胶谱分布的变化不敏感,基本为常数,而且散射光更强。根据Mie散射理论,此时散射光强度I (θ )与散射相函数P(θ )、散射系数 S σ 、以及入射光强的关系为线性正比关系:
式(11)中,散射角θ 由仪器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摆放角度决定;入射光强0 I 取决于光源与透镜的参数,由仪器的具体光学设计确定,为定值;根据前提三可知散射相函数P(θ )为常数。由此可见,能见度值V与散射光强成正比关系,即接收到的散射光强越强,此时能见度越高,反之散射光强越弱,能见度越低。
3.硬件系统设计
3.1 前向散射式红外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光路与结构设计
低能见度预警检测仪的发射与接收装置分置于支架的两端,成35°夹角,发射光配置成双光路,用于前向散射和光强稳定参考。发射光源采用940nm波长的红外LED组,用固定的低频率方波进行调制发射,经一定体积空气柱散射进入接收端,接收端选取对该波长响应良好的光电接收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调理和采集。发射器的参考光路中布置有光电接收器件,通过监测发射装置参考光路的光强,采用负反馈比较测量法进行稳定校准,补偿因温度变化以及器件老化效应等原因造成的发射光强不稳定的问题,减小系统测量误差。
3.2 基于微弱信号检测的散射光接收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接收到的散射光转换而成的电信号实际上是深埋在噪声和干扰中的调制过的纳安级的交流电流信号需要应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进行调理转换为幅度范围合适的直流电压信号送给AD进行采样和数值读取。
微弱电流首先经过高输入阻抗的跨导前置放大,得到的是信噪比较低的交流电压小信号,通过多阶低噪声高通、低通滤波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组,滤除50Hz工频干扰并抑制高频率干扰噪声,进行交流放大后送给锁相放大器。锁相放大器是各种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中应用广泛、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之一,利用信号具有自相关性而信号与干扰噪声不相关的原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主要由相位敏感检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得到的直流电压的幅度即代表需检测的接收散射光强。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屏蔽、抗干扰措施以及低噪声双电源供电的实现。
3.3 以Cortex-M3架构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部分采用基于ARM Cotex-M3内核架构的LPC17xx系列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LPC17xx系列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丰富的外设接口,满足系统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及其支持电路、实时时钟(RTC)、SD卡本地数据存储电路、数据传输接口电路、AD采样电路、温度监测电路等。
AD采样使用16位精度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AD7705芯片,使用SPI总线与处理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芯片选用LM75,使用IIC总线连接到处理器。数据传输主要通过USART和SPI数据总线接口实现。充分利用LPC17xx的定时器,实现数字波形发生器和数字移相器,输出用于发射光源调制的低频方波信号,以及用于锁相放大器相敏检波的移相参考波形,采用负反馈比较测量法自动确定所需调节的相位,以替代传统的模拟电路搭建的方波发生电路及移相电路,可简化硬件设计和相位调节的调试过程,有利于提高稳定性。框图如图1所示。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电商论坛
Pine A64
资料下载
方案分享
FAQ
行业应用
消费电子
便携式设备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热门技术
智能可穿戴
3D打印
智能家居
综合设计
示波器技术
存储器
电子制造
计算机和外设
软件开发
分立器件
传感器技术
无源元件
资料共享
PCB综合技术
综合技术交流
EDA
MCU 单片机技术
ST MCU
Freescale MCU
NXP MCU
新唐 MCU
MIPS
X86
ARM
PowerPC
DSP技术
嵌入式技术
FPGA/CPLD可编程逻辑
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
富士通半导体FRAM 铁电存储器“免费样片”使用心得
电源与功率管理
LED技术
测试测量
通信技术
3G
无线技术
微波在线
综合交流区
职场驿站
活动专区
在线座谈交流区
紧缺人才培训课程交流区
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