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PCB线镀层均匀性改善

PCB线镀层均匀性改善

  摘要:以新引进的VCP 电镀线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比及生产数据搜集,发现在优化液位高度、挂架间距、夹板深度后,合适的底屏、边屏位置,可有效改善垂直方向PCB板边的电力线分布,减少“边缘效应”影响,从而提高镀层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底屏及边屏分别移动2mm 和20mm, 对PCB板底部铜厚与均值差均会有约4%的影响;同时优化底屏、边屏后,可将整PCB板CoV 由平均7.0%提至5.1%。
  关键词:VCP 底屏 边屏 镀层 均匀性 CoV
  一、前言
  VCP 即Vertical Continuous Plating 的缩写,意为垂直连续电镀,与传统的垂直电镀相比,阴极受镀物采取步进的方式工作是其最大的特点,该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电镀品质,同时占地面积大大缩小,且在批量化生产方面也拥有优势,所以近来受到电镀业者的亲睐。操作者在上板区进行挂具上板后,PCB板依次进入除油、水洗、预浸段,然后进入镀铜段,完成电镀后,PCB板经过水洗、风干至出PCB板;而挂具进入褪镀段,褪镀完毕至上板区待用。
  传统的垂直电镀线,阴极相对固定位置,阳极钛篮排布、夹板方式及夹板间距对PCB板件水平方向均匀性有着显着影响,如图2 中所示,一飞巴中,PCB板件夹板间距、Dummy PCB板使用、端PCB板位置均会影响电力线的分布,从而影响镀铜均匀性。而以我司的一条VCP 线为例,单边约300 个阳极钛篮, 这些钛篮对铜厚共同起着平均的作用,所以单个钛篮的偏位或者缺失对镀铜均匀性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同时,VCP 采用单个挂具夹一块PCB板的做法,夹板方式固定、单一,夹板深度机械控制,基本不存在变数。所以VCP 线镀铜均匀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还需重新验证。
  二、试验部分
  2.1 试验条件
  采用24(L)*18(W)inch 、20(L)*16(W)inch 、16(L)*20(W)inch 三种常用尺寸的试验PCB板;厚度0.3;底铜HOZ ;镀铜液温度25±1℃;电流密度18-20ASF ;镀铜时间54-60min ;目标铜厚;假设电镀效率90-100% 。
  2.2 评估方法
  测量方法采用通用85 点测试方法;镀层均匀性统计方法采用CoV(Coefficient of variance) 评估.
  2.3 试验因素
  VCP 线与传统垂直电镀线在溶液交换的处理上不同,传统垂直电镀线多采用打气,而VCP 线多采用喷流,两相对比,喷流在保证溶液交换充分的同时,液面相对平稳,对于PCB板垂直的摆动影响更小,这点对于薄PCB板加工更为有利。VCP 线顶部未设阳极挡PCB板,槽内液位相对平稳,因此对于PCB板顶部的镀铜均匀性而言,液位高度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对于底部铜厚,关键影响因素为底屏及边屏设置,这两者可有效改善PCB板底部电力线分布,从而改善铜厚分布。VCP 的底屏、边屏设置。底屏即bottom shield ,通过调整H 型的底屏顶部与PCB板底部的间距,优化PCB板底约50mm 的电力线分布;而边屏即side shield ,通过调整边屏顶部与PCB板底部的间距,优化PCB板底从50mm-200mm 间的电力线分布。
  至于水平方向的镀铜均匀性,基于VCP 线设计原理,夹具间距的设定,决定了前后PCB板间距,该间距对水平方向镀铜均匀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结果与讨论
  3.1 PCB板间距对铜厚水平分布的影响
  PCB板间距同时影响着相邻两块PCB板PCB板边的铜厚分布。理想情况,PCB板间距越小越好,那么铜缸中所有的PCB板可被视作一整块PCB板,PCB板件的水平均匀性能达到最佳。但实际状况是,0 间距会导致PCB板前进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为批量稳定生产考虑,不大于10mm 的PCB板间距可有效保证水平铜厚分布。当我们将PCB板间距从25mm 降低至10mm 时,CoV 由7.04% 下降至3.85% ,降低了45.3% 。
  3.2 液位对铜厚垂直分布的影响
  液位越高,亦即在相同的夹板深度下,PCB板浸入溶液越深,此时,PCB板顶部铜厚有变厚的趋势,导致顶部平均铜厚偏离中值,液位深度22mm 时,CoV 为9.55% ,液位深度15mm 时,CoV 为6.97% ,液位深度5mm 时,CoV 为5.31% ,因此,较低水平的液位保证了PCB板顶部的铜厚均匀性,为便于监测,液位刚好盖过PCB板顶部即可,值大约取3-5mm ,可保证在液面均匀翻滚的情况下,顶部依然处于液面之下。
  3.3 底屏、边屏对铜厚垂直分布的影响
  在电场作用下,Cu2+ 由钛篮至PCB板面形成定向移动,在阴极PCB板面获得电子而析出沉积,场强强的地方电子移动更快,从而电流密度增大,那么该处单位时间会析出更多Cu 原子。影响场强的因素包括阴阳极配置方式、溶液交换、光剂性能、外加电流密度大小等。不考虑溶液、光剂本身的性能, 阴阳极的配置如间距、阳极面积、阴极屏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如下试验数据看出,底屏的存在对PCB板底部铜厚影响明显,当底屏高过PCB板顶23mm 时,最低测试点的铜厚低于均值达33% ;而当底屏高度从10mm 降至8mm 时,最低测试点的铜厚有了约4% 的升高。再看边屏对均匀性的影响,PCB板底部的3 个测试点,在边屏高度由43mm 升至63mm 时,其测试铜厚均有了3-4% 的降低。
  3.4CoV 提升
  基于3.1-3.3 的试验结果,采用优化后的液位高度、PCB板间距及底屏、边屏高度,发现CoV 较未优化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详见下表。试验表明,底屏与PCB板底部高度差越大,PCB板底部铜厚越薄,优化后,20 、24 寸长的PCB板,其底屏高度设置在6mm;16 寸长的PCB板,底屏高度设置在19mm ,可保证底部最低测试点附近铜厚与PCB板面均值的差异最小,同时CoV 在较高的水平。同样对于边屏设置,20 、24 寸长的PCB板,边屏设置在75-85mm,16 寸长的PCB板,边屏设置在88-98mm可较好的保证PCB板底部3 个测试点附近的铜厚分布。
  四、结论
  通过将新引进的VCP 线与传统垂直电镀线进行对比,在原理上梳理出可能影响镀铜均匀性的因素,并通过试验验证。发现液位高度、PCB板间距、底屏、边屏高度在既定条件下对镀铜均匀性影响明显。后经优化对比,在3-5mm 的液位高度、10mm PCB板间距下,对于20、24 寸PCB板件,约6mm 的底屏高度、80mm 的边屏高度可保证CoV值在6%以下,而对于16寸PCB板件,底屏、边屏高度值分别在19mm、93mm 处。Cov 可由优化前平均7.0%降至优化后平均5.1%。
www.zxpcb.ne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