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可穿戴症结:器件商之见

可穿戴症结:器件商之见

 虽然苹果在九月初推出了iPhone6和iPhone6 plus以及众人望眼欲穿的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但目前来看,大家最想要的,还是那个手机。  

  Gartner台北分析师邓雅君指出,从去年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可穿戴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健康、运动、医疗等方面,以监测日常活动量,也延伸到佩戴者自身的需求。这里面有主动性的需求,比如健康人用来监测自己的跑步数,运动时的心率等,另一部分是被动型的佩戴者,比如老人,为了让让老人独自居家时更加安全一些,家里人会让他们佩戴可穿戴式的监测产品,在他们摔倒或者处于异常状态时发出报警信号。



  但到目前为止,虽然几乎所有领先的消费电子领导厂商都有可穿戴相关的设备推出,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很多经常穿着这些设备的用户,相反,很多人是图个新鲜,用几天就不用了。这说明,在经济容量上,可穿戴设备市场还是不太容易变大,不容易累积。因此,站在厂商的角度,他们还在摸索阶段,到底可穿戴设备的爆发点在哪里。

  我们自然要问,这些提供了丰富功能的智能设备,为什么即便以百十块的低价销售仍然无法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可?可穿戴产品用户黏性差的症结究竟何在?

  村田制作所muRata是闻名遐迩的GoogleGlass、Iphone/Applewatch、GalaxyGear等产品的一级供应商,该公司中国区高级市场工程师何申靖从元器件供应商的角度发表了对智能可穿戴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见解。

  “本人同时负责可穿戴和医疗两大市场,通过对众多可穿戴终端厂商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很多客户(终端商)尤其是初创公司,他们推出的产品都是‘finish’的,但不是‘accomplish’的。”何申靖表示:“这些产品提供了如心率、气压、加速度等测量功能,但没有仔细想过这些监测功能本身对用户而言具备哪些价值?事实上,目前来看,有更多的服务没有被涉及到。”

  确实,对用户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穿戴产品能监测其生理体征,而是基于这些监测,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或者至少,针对这些监测本身,市场上确实存在广泛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刚需。在主题为“一切为了客户体验”的演讲中,何申靖举了一个例子:“请大家打开各种购物网站,看看有没有一款手环、手表等类似产品是支持体温检测的。至少我之前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么简单且实用的功能没有人做呢?可穿戴产品不同于形态已经相对固定的手机,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用户到底要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提供怎样的功能。”

91541412043645.jpg
  “传感器远不只可以用在手表、手环上,应该是从头到脚,甚至包括猫狗等等。”何申靖认为,可穿戴产品的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生产者应该放飞思想,大胆探索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和产品形式。

  作为一家元器件和模块供应商,村田需要对可穿戴市场做出分析,用以作为其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指导方向。

  传感器方面,针对前述体温检测,村田有柔性体温检测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柔性的热敏电阻,通过筛选可以提供0.1℃精度的热敏电阻。目前一家智能眼镜公司把它放在耳后,因为耳后温度在医疗中可以使用,日本也有手表公司用其测量手背温度。由于其柔性结构,设计时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他如检测应力的薄膜传感器、绝对血压传感器、超声波陶瓷(测距)等都在开发之中。

  电源管理方面,村田有2个方向:电池和能量采集。电池方向柔性电池已经开发成功,以18*100*0.4mm的体积实现了240mAh的电量,能量密度达到传统锂电池的1.5倍,且可靠性非常高,250℃温箱测试2天电量损失在2%以下,剪断后仅电量等比例减小。另有和英特尔合作为可穿戴设备(5w以下)开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在10cm距离实现了70%的充电效率;能量采集方向,与国内一家设备巨头合作开发了基于热能的自发电技术,一天内来自于人体的热能采集可供1w的led灯使用2小时。

19471412043647.jpg
  无线模块方面,有WiFi&蓝牙的COMBO模块,正在开发低功耗WIFI技术,另有MESHBLE技术实现类似于Zigbee的多点互联,但开发难度大大低于Zigbee,被视为在智能家居领域和物联网领域有望替代Zigbee和WIFI的互联技术方案。

       综上可以看出,村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都瞄准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论是柔性电池、无线充电还是体温检测以及在智能家居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的多点互联技术MESHBLE都是如此。作为终端商的可穿戴企业,也应该从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角度来开发产品,当然正如何申靖所说,“所有人都试图给你答案,但没有人教你如何思考”,作为元器件供应商,“村田对终端产品的理解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贴合最终用户的感受”,对用户需求和产品创新的揣摩,还需要可穿戴厂商自行揣摩。

       飞思卡尔半导体微控制器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曹跃瀧则指出,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物联网产品,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数据流量与服务内容的问题。如果服务内容不能随时更新,内容做不到多元化,那么这款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维持长期市场需求的。在此背景下,低功耗与低成本成为物联网产品的基本要素。

  正如邓雅君所说,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因人而异。如果可穿戴设备能够真正让人生活的更加便利、更加自在,那么他自然就会去戴,并且会持续戴下去。但如果这个设备并没有带来太多帮助,那么他可能在尝试之后,或者新鲜感过去后,就不会继续再佩戴。

  可穿戴产品实际上是很多产品的集合,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可穿戴设备相当于是一个大项目,里面又包含着很多小项目。邓雅君认为,这个设备要解决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硬件平台加上几个APP应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价值链来支持可穿戴设备的附加价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3521.htm


相关导读:智能手表:http://www.eepw.com.cn/tech/s/k/ ... D%E6%89%8B%E8%A1%A8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