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FPGA竞争加剧,谁会笑到最后?

FPGA竞争加剧,谁会笑到最后?

随着半导体工艺尺寸不断缩小,更小工艺尺寸下的ASIC研发成本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如下图所示,也许在65nm时候,ASIC的研发成本为3700万美元左右,但是到了32nm节点,这个成本会飙升到9500万美元左右!如果按一个芯片5美元计算,要收入研发成本就要卖出1800万以上的芯片!这在目前大家提倡个性化设计的今天已经很难了,即使是苹果iphone,到现在的总量也就是3000万左右,所以,更小的工艺节点给ASIC厂商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另外,先进工艺ASIC的研发周期也大大拉长,这与目前电子产品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趋势相矛盾,如何解决这样的冲突?

ASIC的的研发成本随工艺尺寸缩小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纠结中产业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了FPGA--这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基本上算是个IC的半成品,其成本让很多用户分摊,而且可以确保了设计的灵活性。

FPGA自80年代由赛灵思公司推出后,逐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我们可以看到,自08年金融危机以后,FPGA厂家的营收均呈现高于半导体产业的速度增长,今年以来,赛灵思、altera等公司的营收都出现了连续破季度营收记录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产业对FPGA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也自然会催热这个领域的竞争,近期,几个FPGA供应商加大了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开始拉起了FPGA大战的序幕。
不过几个供应商均有各自的特色,这对整个产业来说是比较健康的。

首先是领头羊赛灵思继续率先推出更先进工艺的产品,既在FPGA中嵌入ARM内核后,上个月,赛灵思更推出了采用堆叠硅片互联技术的28nm Virtex-7 FPGA产品,将FPGA的容量发展超逾了摩尔定律的限制!这个工艺也给ASIC的突破带来了启发,对产业很有意义。内容详见《赛灵思堆叠硅片互联技术,不仅仅是FPGA的突破》

采用堆叠硅片互联技术的28nm Virtex-7 FPGA产品

Altera近日则宣布在其最先进的FPGA上嵌入ARM /MIPS内核,并和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封装在一起,把CPU+FPGA发展为标配形式。内容详见《CPU+FPGA渐成嵌入式标配,Altera公布更为广泛的嵌入式计划》
Lattice最近则发布了超低成本超低功耗的MachXO2产品,号称待机静态电流达到19uA,与前代产品相比,
降低了100倍以上的静态功耗,成本降低了30%。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Lattice的产品不是FPGA,它还是PLD,不过它确实补充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产品线。

比较有想象空间的是Achronix半导体,这家后来者主要提供采用异步逻辑的FPGA,号称推出全球最快的FPGA,时钟频率可以跑到1.5GHZ,这个频率确实够快,最近,这家公司榜上了英特尔,采用英特尔的22nm工艺开发其FPGA产品,Achronix半导体称通过借助英特尔22nm工艺技术的性能和功耗优势,其Speedster22i还将扩展FPGA的速度和功效界限,与采用其它工艺技术的FPGA相比,可实现性能提升达300%、功耗降低50%和成本降低40%! 内容详见《Achronix将采用英特尔22nm工艺技术来打造世界上最先进的FPGA》
看来一场FPGA领域的群殴开始了!谁将成为这场竞争的最后赢家呢?
要看看最能赢,我们还得看看FPGA的历史,从80年代FPGA诞生以后,半导体产业陆续有45家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包括大名鼎鼎的英特尔、TI等等,但是最后45家演变为2000年左右的10家,然后经过10年,又沉淀为4到5家,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企业进入不了这个领域?
赛灵思负责工艺的全球VP汤立人告诉我“其实FPGA是一个涉及多种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器件,除了要研发器件,厂商更要注意开发相应的开发工具、IP等,还要对用户进行教育。”
用过FPGA的人都有这个体会,FPGA不但涉及基本的接口处理,还涉及算法研究、时序逻辑、DSP等等,这么多的知识需要厂商去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投入,所以,要看谁将是FPGA领域的最后赢家,我们只要看看几家FPGA厂商在用户培训、工具开发、IP供应和生态系统建设几项指标就够了。
不过,总的来说,FPGA市场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目前这个市场的规模是50亿美元,但它会快速成长,在这个快速成长过程中,几个玩家都可享受到市场向好带来的幸福感,但是,只有真正对工具、IP和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大投入的厂商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回报。
记录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一天过的更加有意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