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23166
- 性别
- 男
- 来自
- 燕山大学
|
[导读] 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但至今仍未真正在消费电子领域普及。人们或许会关注三星、HTC 的某款旗舰手机,但从不在意它们还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而即便某些星巴克已经提供免费无线充电服务、宜家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家具,但似乎离人们的生活依然有一段距离。那么,无线充电技术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未来又将如何呢?
关键词:磁感应磁共振无线充电
在19 世纪 90 年代,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电力,开启了无线式电力传播的时代。而在 100 年后,无线充电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电动牙刷,这是令人相当沮丧的。
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但至今仍未真正在消费电子领域普及。人们或许会关注三星、HTC 的某款旗舰手机,但从不在意它们还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而即便某些星巴克已经提供免费无线充电服务、宜家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家具,但似乎离人们的生活依然有一段距离。那么,无线充电技术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未来又将如何呢?
目前的技术核心:短距离感应耦合
目前,也就是一部分智能手机、大部分电动牙刷支持的无线充电技术,都是采用了感应耦合技术。手机背部、牙刷底部和充电底座集成线圈,产生磁场,两个线圈的相互作用能够传输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这项技术的一大缺陷在于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很多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需要较为精确地摆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才能正常充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对其不感冒的原因之一。
未来标准:远程感应耦合
电耦合技术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需要解决距离问题。一项颇具前景的研究是通过使用具有延伸性的材质,让线圈处于同一个范围的谐振频率,从而解决距离问题。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经通过谐振感应技术,将无线充电的有效距离提升至两米左右,该技术被命名为“WiTricity”,研究人员之一此后离职创业,开发了一套系统,但售价较为昂贵,达到了 995 美元(约合人民币 6240 元)。
消费领域的主流无线充电标准
目前,消费领域的主要无线充电标准包括无线充电联盟的Qi、4AWP 以及 PMA 三大标准,而后两者近日宣布合并,共同开发新型的标准。
从市场规模上,Qi 无疑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成员包括微软、松下、三星、索尼、东芝等等,宜家近日也宣布将推出该标准的家具产品。值得关注的是,Qi 的最新标准可实现 7 至 45 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A4WP 的无线充电技术名为“Rezence”,采用谐振耦合技术,虽然在一些电子消费展上偶尔露面,但仍未正式商用。PMA 的产品虽然可以在市场中找到,但为数不多,最大的商业活动是获得星巴克支持,在美国一些分店中推出了免费无线充电服务,但反响平平。
显然,标准不统一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难以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原因,毕竟大部分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牌、性能和平台,无线充电标准不会成为决定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不过,高通高级副总裁表示,支持双模无线充电标准并不困难,同时也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在未来,整个行业希望看到类似 Wi-Fi 那样拥有超远传输距离、稳定性更好的无线充电技术,但仍面临一些技术障碍以及通信信道的监管问题。所以,无线充电在短时间内仍是消费电子领域的配角,发展壮大尚需时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