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一种基于Q值理论的新型电小天线

一种基于Q值理论的新型电小天线

1  引言由于无线电通信设施和电子设备快速地朝小型化方向发展,使得电小天线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课题。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天线小型化的研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电小天线Q值问题;2.小天线加载技术;3.优化小天线外形结构;4.小天线的宽带匹配网络。本文着重在Q值理论的指导下优化天线结构,控制阻抗带宽,提出了一种具有稳定方向图和高增益的电小单极子天线。

2  Q值理论及天线小型化技术   根据Chu[4]的定义,天线Q值定义式:
        (1)

其中Wav是储存在天线周围的驻波电场能量或磁场能量中的大者,Pav是天线的时平均损耗功率。同时Chu给出了Q值的计算公式:
      (2)

其中k为波数,a为包围整个天线的最小球半径。后有学者推出了电小线极化天线最小Q值更为严格的表达式,即:
         (3)

Wheeler[5]推导出了辐射功率因子等于天线带宽与效率的乘积,即天线带宽与效率的乘积是直接与天线所占据的体积相联系的。在Wheeler和Chu的基础上,Harrington[6]提出:
        (4)

可估算电小天线增益上界。可以看出,天线的电尺寸越小,品质因数越高,频带越窄,性能随着尺寸的减小恶化。因此设计电小天线就是在找带宽、增益、效率的平衡点。根据Q值理论,应尽可能在小型化基础上降低Q值。对微带天线来说可以从介电常数,天线形状来实现。虽然高介电常数可以降低天线尺寸,但同时增大了能量损耗,降低辐射效率。本文着重于优化天线结构实现小型化。

3  天线模型及性能分析3.1  天线模型及尺寸本文在单极锥型微带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容性加载,添加短路条,开槽技术来降低天线的谐振频率,进而实现了小型化,达到电小天线尺寸标准。天线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天线模型

表1  天线各部分尺寸  单位(mm)
h1
h2
h3
D
18.5
17.5
16.0
7.28
w1
w2
w3
w4
19.3
18.5
10.54
1.0

模型下部为50欧姆同轴接头ansoft11仿真模型。采用的是介电常数2.2,厚度1.5mm的Rogers 5880介质板。地板为边长100mm的正方形铜板。短路条与天线间距d=0.15mm。
记录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一天过的更加有意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