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特性阻抗、差分阻抗含义

特性阻抗、差分阻抗含义

特性阻抗:是根据输入阻抗计算的出的平均值。
输入阻抗:是线缆实际量测的阻抗值。
差分阻抗:发射信号可正负交替又称为平衡阻抗。
共模阻抗:导体走正编织或地线走负的信号。目前用于同轴线或带地线的CABLE。又称不平衡阻抗。
特性阻抗:
假设一根均匀电缆无限延伸,在发射端的在某一频率下的阻抗称为“特性阻抗”。
  测量特性阻抗时,可在电缆的另一端用特性阻抗的等值电阻终接,其测量结果会跟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
 特性阻抗的测量单位为欧姆。在高频段频率不断提高时,特性阻抗会渐近于固定值。
  例如同轴线将会是50或75欧姆;而双绞线(用于电话及网络通讯)将会是100奥姆(在高于1MHz时)。
  粗同轴电缆与细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的直径大还是小。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由于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计算机的入网位置。但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安装难度大,所以总体造价高。相反,细缆安装则比较简单,造价低,但由于安装过程要切断电缆,两头须装上基本网络连接头(BNC),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所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隐患,这是目前运行中的以太网所发生的最常见故障之一。
  国内标准
  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以太网粗缆和RG-58以太网细缆。(50欧)
  RG-59 用于电视系统。(75欧)
  RG-62 用于ARCnet网络和IBM3270网络。(93欧)
差分阻抗:
假定在某一瞬间我们将两根走线用电阻端接到地。因为i1 = -i2,所以根本没有电流流经地。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理由把电阻接地。事实上,有人认为,为了将差分信号和地噪声隔离,一定不能将它们连接到地。因此通常的连接形式如图1(c)中所示,用单个电阻连接线1 与线2。电阻的值是线1和线2 差模阻抗的和,或:
Zdiff = 2*Z0*(1-k) 或
2*(Z11 - Z12)
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看到实际上一个差分对具有大约80Ω的差分阻抗,而每个单线阻抗是50Ω。
计算:
知道Zdiff 是2*(Z11-Z12)不是很有用,因为Z12 的值并不直观。但是,当我们看到Z12与耦合系数k 有关,事情就变得清晰了。事实上,耦合系数与我在Brookspeak 中关于串扰的专栏I中谈到的耦合系数是相同的。国家半导体发布的计算Zdiff 的公式II已经被广泛接受:
Zdiff = 2*Z0(1-.48*e-.96*S/H) 微带线
Zdiff = 2*Z0(1-.347*e-2.9*S/H) 带状线
其中的术语在图2 中定义。Z0 为其传统定义III。

共模阻抗:
为了讨论完整起见,共模阻抗与上面略有不同。第一个差别是i1 = i2(没有负号),这样式3 就变成:
V1 = Z0*i1*(1+k)                 (4)
V2 = Z0*i1*(1+k)
并且正如所期望的,V1 = V2。因此单线阻抗是Z0*(1+k)。在共模情况下,两根线的端接电阻均接地,所以流经地的电流为i1+i2 且这两个电阻对器件表现为并联。也就是说,共模阻抗是这些电阻的并联组合,或:
Zcommon = (1/2)*Z0*(1+k),或
Zcommon = (1/2)*(Z11 + Z12)
注意,这里差分对的共模阻抗大约为差模阻抗的1/4。
继承事业,薪火相传
很好的阻抗科普的帖子,路过帮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