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功率MOSFET的应用问题分析(3)

功率MOSFET的应用问题分析(3)

问题8关于寄生二极管和三极管,如下理解是否正确?下图中,S极并没有和P型层直接接触,那么就不存在寄生二极管,只有寄生三极管。但是这个三极管很容易误导通,所以将P型层也直接连到S级,以消弱三极管效应。那么此时就体现为明显的寄生二极管?





回复:是的,上述的理解是正确的,目前功率MOSFETS极都和P+连接在一起,很少用图中这样不连接的结构。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于内部寄生的三极管,S极和P+连接在一起相当于基级和发射级短路,不连接在一起相当于开路:VCES>>VCEO。这样的内部连接,也导致内部的寄生二极管功能,也连接到外部电路。



问题9关于米勒电容Crss,在你的文档MOSFET的动态参数中,有公式如下参考图片,Crss电容是栅极通过氧化层对漏极的电容,对于开关过程,在第2阶段,沟道打开后,Ciss为什么增加了,是什么原因?另外,AON6450规格书上的测试条件是VDS=50V的情况,这个测试的条件基于什么原因?是否可以给出其它条件下的电容值?

回复: Ciss增加的原因是Crss增加,图中,器件导通后,Wdep减小,Crss就增加。对于一个100V的器件,比如:AON6450,由于在米勒平台区,极限的情况VGD将从100V降到10V以内。Crss是一个动态电容,容值随着VDS而变化,而且不是线性关系。
    数据表中所采用的测试条件,是行业通常采用的标准,以50%VDS测试。如果客户有特殊要求,可以提供80%100%的数据。



问题10功率MOSFETSOA曲线如何得到的,可以用来作为设计的安全标准吗?
回复:任何一家公司的SOA曲线上,主要有3部分组成:电阻限制区、几条由脉冲功率限制的电流电压直线和最大电压直线。最大电压值就是数据表中的额定值。几条由脉冲功率限制的电流电压直线,实际上是计算值,就是基于数据表中的瞬态热阻、导通电阻以及最大的允许结温计算得到的,而且都是基于TC=25度,TC代表的是封装裸露铜皮的温度,在实际应用中,TC的温度远高于25度,因此,SOA曲线是不能用来作为设计的验证标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融创芯城(一站式电子元器件、PCB、PCBA购买服务平台,项目众包平台)

融创芯城(一站式供应链)
平台网址:http://www.digiic.com
电子技术群:499391543
问题11:VGS大于VGS(th),MOSFET导通,MOSFET刚进入米勒平台,是否就算达到了饱和?如果是这样,此时停止向G极供电,假定忽略栅极氧化层的漏电,这时VDS会一直维持比较高压降吗?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其饱和以后,Rdson已经降了下来。如果说没有饱和,也感觉说不过去,Rdson和VGS有关,达到10V以后,Rdson已经很小了,压降也应该降下来。如果说压降自动会降下来,那不是说米勒平台后期的充电没有什么用?
回复:VGS大于VGS(th)时,MOSFET开始导通,其刚进入米勒平台,MOSFET都工作在放大区,而且器件都没有完全导通,因为,此时MOSFET导通电阻非常大,D极的电压由整个MOSFET承受,因此电流较小,电流乘上电阻也等于VDS值,也就是D、S极所加的电源电压值。
事实上,MOSFET工作在线性区时,和线性电压调节器,也就是LDO,如LM7805的工作原理相同,如:当输入电压为10V,输出5V,压降就是5V;输入电压12V,输出还是5V,压降是7V,MOSFET相当于调节管,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差值,都由MOSFET来承担。
到了米勒平台区,电流为系统的最大电流,电流不能再增加,那么,VDS的电压开始下降,即使是VDS的电压下降一点点,所产生的电压变化率也非常大,因此,驱动回路的电流,将全部被米勒电容Crss所抽取,此时,就看到了所谓的“米勒平台”,VDS的电压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值,直到VDS完全下降到最小值,VDS的电压变化率为0时,才结束米勒平台区。
融创芯城(一站式供应链)
平台网址:http://www.digiic.com
电子技术群:49939154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