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开发Spice宏模型的简单方法

开发Spice宏模型的简单方法

序论
  许多比较老的线性器件,尤其是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都没有SPICE宏模型。即使有,通常使用的也是博伊尔(Boyle)宏模型,该模型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准确度并不高,即使提供给用户也不能很好地代表实际器件。
  这种基于晶体管的方法使用相对简单的方程式 —— 工程师可对这些方程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满足各种放大器设计流程的需要。我们的理念是用来自产品说明书的几个参数来创建SPICE(TINA-TI™)宏模型,不管输入或输出拓扑结构如何。该技术基于这样的假设:大多数运算放大器都有一个远远超出单位增益带宽的次极。
  一般而言,工程师需要以下参数:电源电压、开环增益与负载、单位增益带宽、压摆率、输入共模范围、共模抑制比(CMRR)、电源抑制比(PSRR)、Vos、Ios、Ib、开环输出阻抗相位裕度、宽带噪声与1/f噪声、电源电流以及短路电流。对于轨至轨输出,工程师将需要输出饱和电压(输入输出电压差)以及汇点和源点电流。此外,还需要明确规定负载电阻RL。
  以不同颜色突出显示的方程式是工程师需插入到网表中的方程式。蓝色方程式是为了方便工程师自己进行观察;红色方程式则是网表末尾的模型参数中可能需要的。
  图1展示了双极性输入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输出级的拓扑结构。


  图1:非轨至轨双极性输入和CMOS输出运放的三级拓扑结构


  输入级
  输入级包括:一个差分对(Q1/Q2);电流I1、D1和V1 —— 它们可将共模设置为高电平;Rc1和Rc2;可设置次极的C1;作为发射极负反馈的RE1和RE2;EOS —— 一个非反相输入串联的压控电压源。该电压源有好几个组成部分。第一个代表输入偏移电压;第二个与共模抑制比(CMRR)有关联;第三个与电源抑制比(PSRR)有关联,等等。
  Ios是一个电流源,它代表运放的输入偏移电流。
  中间级包括:一个压控电流源G1,与R1的一个任意值相对应;D3/V3 —— 可设置较高的电压钳位;适用于较低电压钳位的D4/V4;EVp和Evn —— 它们可分别作为D3/V3和D4/V4的电源。EREF是一个压控电压源,可用来生成宏模型的参考节点。最后,用CF和Rz设定一个极点/零点,旨在帮助获得恰当的相位裕度。
  输出级是由两个压控电压源与两个晶体管并联组成的。
  下一个步骤是为网表推导出必要的方程式,以便开发宏模型。
  首先确定I1 —— 来自输入差分对的尾电流。该值可根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而变化。虽然理想情况下工程师可请求从集成电路(IC)设计人员那里获得它,但工程师并非一直拥有这样的选择权;因此,最好将它设置为100μA和1mA之间的任意数。
  请将尔利电压VA设置为130,将IS设置为1E-16。Beta表示为BF1,等于I1/2*Ib,其中Ib是来自产品说明书的输入偏置电流值。
  如果使用5V的电源,接下来请采用V1 = Vs-Vcm将共模设置为高电平。电压轨提供了1V的共模上限电压,所以请将V1设置为1V。
  集电极电阻器RC1和RC2经设置等于0.2(VRC)乘以2再除以I1。
  就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器RE1和RE2而言:
  RE1 = RE2 =(BF1*RC1-rπ*Avinput) (1)
  其中
  rπ = [(BF1*VT*2)/I1],而Avinput = Aol*1000/(Avout*Avmiddle) (2)
  请注意:VT = kT/q,其中k是波尔兹曼常数(1.38E-23);T是环境温度,以开尔文(K)为单位;q是一个电子的电荷量(1.6E-19)。在300ºK时,VT = 25.9或26mv。
  输入级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探究跨输入差分对的电容器C1:
  C1 =(1/2*RC1*p1),其中p1=90-?m-fz (3)
  在该方程式中,?m是来自产品说明书的相位裕度;fz是来自Rz的迟滞分摊量(中间级里的零点),且fz = atan(GBP/fz)(以度数来表示)。
  请注意:GBP是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而fz是在中间级里计算出的零点。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到此为止所拥有的关于双极性输入级的信息:
  网表(宏模型)所需的值:
  I1 = 100e-6
  VA = 130
  IS = 1E-16
  BF1 = I1/2*Ib
  V1 = Vs-Vcm,高电平
  RC1 = RC2 = 2*VRC/I1
  可选:RE1 = RE2 =(BF1*RC1-rπ*Avinput)
  C1 =(1/2*RC1*p1),其中p1 = 90-?m-fz
  以下是网表的样子:
  * 器件引脚配置顺序 +IN -IN V+ V- OUT
  * 器件引脚编号 1 3 5 2 4
  * 节点分配
  * 非反相输入
  * | 反相输入
  * | | 正电源
  * | | | 负电源
  * | | | | 输出
  * | | | | |
  * | | | | |
  .SUBCKT MOCK 1 2 99 50 45
  *
  * 输入级
  *
  Q1 3 7 5 PIX
  Q2 4 2 6 PIX
  RE1 5 8 4E3
  RE2 6 8 4E3
  RC1 3 50 68.5
  RC2 4 50 68.5
  I1 99 8 100E-6
  C1 3 4 8.44E-13
  D1 99 9 DX
  V1 9 8 0.9
  EOS 7 1 POLY(5)(73,98)(22,98)(81,98)(80,98)(83,98)0.5E-3 11111
  IOS 1 2 1.1E-9
  请注意:在EOS项中的第一个常数是500μV的输入偏移电压最大值。
  中间级
  在这一部分,将R1任意设置为1MΩ。可按下列方程式计算出压控电流源G1:
  G1 = R1*Cf/(I1*RC1) (4)
  请注意:Rc1 = Rc2。
  现在需要确定Cf,它被表示为:
  Cf = 1/2π* fdom*R1*(Avout+1) (5)
  其中fdom是主导极点,被表示为GBP/Aol*sqrt(1+(Aol^2/p1^2))。GBP是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
  p1 = GBP/TAN(90-?m-2)
  fz = gm5+gm6/2π*Cf
  gm5 = sqrt(2*kp*W/L5*Id)
  gm6 = sqrt(2*kp*W/L6*Id)
  Id = 1/2kp*(W/L5)*(Vdc5-Vt5)*2*(1+?*Vs/2) (6)
  其中kp是一个被称为跨导的工艺参数,切勿与gm相混淆。
  请注意:gm5和gm6是不同的值,因为W/L5和W/L6是相互独立的,且与每个晶体管的电流增益β(β5和β6)有关联。
  最后,按下列规定设置钳位二极管:
  V3 = 0.7 + Vs/2-V30max
  V4 = 0.7 + Vs/2 + V30min
  其中Vs是电源电压。
  V30max = 2*Isink*Req-(VDC6-Vt6) (7)
  其中Req是电流(汇点电流)为1mA时的输入输出电压差。
  V30 min = 2*Isource*Req-(VDC5-Vt5) (8)
  在这种情况下,方程式(8)中的Req等于VDO —— 此时电流(源点电流)为1mA。
  我们将讨论VDC6-Vt6和VDC5-Vt5在输出级的计算。
  中间级增益AVmiddle的计算式为G1*R1*2。
  以下是网表的样子:
  增益级
  G1 98 30(4,6)3.73E-03
  R1 30 98 1.00E + 06
  CF 30 31 8.1E-10
  RZ 45 31 3.91E + 02
  V3 32 30 2.14E + 00
  V4 30 33 2.08E + 00
  D3 32 97 DX
  D4 51 33 DX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