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实现精确测量两大方法

实现精确测量两大方法

本帖最后由 yuchengze 于 2016-12-27 13:08 编辑

为实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选对合适的仪器外,测试测量方法选择也不容小觑。    PA功率分析仪功率单元有两路输入:电流和电压。FPGA和DSP等运算直接获得的测量数据只有电压和电流的ADC直接测量的结果,功率、效率、谐波等均以电压电流测量为基础,通过运算获得的结果,如功率就是使用电压和电流直接测量结果进行的运算。所以电压电流测量的准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导体的电阻率会随温度变化、器件老化、线路共模/串模干扰、测量走线接线方式、电路接线方式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本文重点讲解测量接线方式、电路接线。
1.
测量走线接线方式
1)
不规则连接--最差的接线方式
图 1、图 2两条测量线比较分散,形成很大的环路,当环路中有变化的磁通通过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在环路中产生与磁通同样变化的噪声电压,仪器测到的值不真实。

图 1 电压不规则接线方式


图 2 电流不规则接线方式
2)
一般接线方式—平行走线
图 3、图 4相比分散的连接方式,测量线形成的环路很小,仅限于连根线之间。


图 3 电压平行走线接线方式


图 4 电流平行走线接线方式
3)
较好的连接方式—双绞线
图 5使用双绞线连接被测信号,与平行走线相比,双绞线把环路细分到每个绞合环,相邻的绞合环对外部磁场产生相反的噪声电压从而抵消掉。


图 5 电压双绞线接线方式


图 6 电流双绞线接线方式
4)
理想的接线方式—同轴电缆
图 7、图 8对称的同轴电缆外层导体中心与内导体重合,等效面积为0,因此有很好的磁场屏蔽效果。




图 7 电压同轴电缆接线方式



图 8 电流同轴电缆接线方式
2.电路连接接线方式
功率耗损影响
使用和负载匹配的接线方式可以降低功率损耗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下是考虑电源和负载电阻的情况。参考前期微信文档《功率测量仪器的“特征阻抗”》中电流表损耗定义

P=I2Ri

电压表损耗定义

P=U2/RV
,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乘积平方根暂且称为仪器的“功率特征阻抗” ,当负载电阻RL>RP时,电压表损耗大,推荐电流表内接法, 当负载电阻RL<RP,电流表损耗大,推荐电流表外接法。
举例PA5000,电压输入阻抗Rv约2MΩ,电流输入阻抗Ri约100mΩ,电流量程选择1A,电压量程选择300V,电压电流功耗函数图 9,此时Rp=200 ,当负载电阻RL约大于447.2Ω时,推荐电流表内接,反之外接,示意图图 10。


图 9 电压电流表功率损耗函数图


图 10 内外接判定标准图
1)电流表外接---测量较大电流
将电压测量回路连到近负载一侧。电流测量回路测得流经负载的电流IL和流经电压测量回路的电流IU之和。因为测量回路电流为IL,所以误差仅为IU,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为IU/IL。


图 11 电流表外接图
2)电流表内接--测量小电流
将电流测量回路接到近负载端。电压测量回路测得的电压等于负载电压eL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eI之和。因为测量回路电压为eL,误差为eI。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为RI/RL 。


图 12 电流表内接
  杂散电容的影响
    将仪器的电流输入端子连接到接近电源接地电位的一端,可以降低杂散电容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电压测量回路和电流测量回路内部结构图,如图 13,因为外部机箱与屏蔽盒绝缘,所以存在杂散电容Cs。而误差正是由该杂散电容产生的电流形成的。


图 13 测量回路内部结构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