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灌水]无“芯”之痛—中国芯片行业集体迷失方

[灌水]无“芯”之痛—中国芯片行业集体迷失方

无“芯”之痛—中国芯片行业集体迷失方


(更多资讯请点击www.icontheway.com,在路上科技电话0755-83723820)
在位于电子行业食物链顶端的半导体业中,芯片设计被寄予了最大的厚望。但目前,我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却遭遇了集体彷徨。能否将资本、技术和企业战略三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成长的关键。
  与无可争议的全球电子制造业霸主地位相比,无“芯”之痛一直是我国电子行业最大的心病。在整个国内经济呼唤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位于电子行业食物链顶端的半导体业被寄予厚望,甚至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处于半导体产业链顶端的,正是芯片设计业。

  毋庸置疑,国内芯片设计业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达60%的年复合增长率令人侧目,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25.7亿元,并且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数字电视以及通信芯片等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

  不过和辉煌的整体发展相比,微观层面的现象却大相径庭。据统计,目前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数目已达500家,这个数字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芯片设计公司的总和,而所有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总和尚不及美国高通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几乎就是中国民族汽车业窘况的翻版。

  小,成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最显著的特征。“小”不仅体现在规模上,在产品组合和应用领域上亦是如此。绝大多数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的产品目录一页纸足以放下,而如此众多的公司更是集中在几个不算太大的市场上。根据2007年的数据,消费电子和智能卡两个领域的营收就占国内芯片设计业总营收的65%。

  体弱,必然多病。大多数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活不过四年。

(更多资讯请点击www.icontheway.com,在路上科技电话0755-8372382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