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品 | 文库 | 方案 | 视频 | 下载 | 商城 | 开发板 | 数据中心 | 座谈新版 | 培训 | 工具 | 博客 | 论坛 | 百科 | GEC | 活动 | 主题月 | 电子展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FPGA实践笔记(七)—verilog组合逻辑描述用assign或者always@(*)的区别和值得注意之处

FPGA实践笔记(七)—verilog组合逻辑描述用assign或者always@(*)的区别和值得注意之处

  verilog描述组合逻辑一般常用的有两种:assign赋值语句和always@(*)语句。两者之间的差别有:
    1. 被assign赋值的信号定义为wire型,被always@(*)结构块下的信号定义为reg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reg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触发器,只有敏感列表为上升沿触发的写法才会综合为触发器,在仿真时才具有触发器的特性。
    2. 另外一个区别则是更细微的差别:举个例子,
    wire a;
      reg b;
   assign a = 1'b0;
   always@(*)
       b = 1'b0;
    在这种情况下,做仿真时a将会正常为0, 但是b却是不定态。这是为什么?verilog规定,always@(*)中的*是指该always块内的所有输入信号的变化为敏感列表,也就是仿真时只有当always@(*)块内的输入信号产生变化,该块内描述的信号才会产生变化,而像always@(*) b = 1'b0;
    这种写法由于1'b0一直没有变化,所以b的信号状态一直没有改变,由于b是组合逻辑输出,所以复位时没有明确的值(不定态),而又因为always@(*)块内没有敏感信号变化,因此b的信号状态一直保持为不定态。事实上该语句的综合结果有可能跟assign一样(本人没有去尝试),但是在功能仿真时就差之千里了。
潮光光耦网-全球光耦资源整合者
返回列表